阅读历史 |

第四百六十一章 前往(1 / 2)

加入书签

法治结合吏治民生治理下,蜀地迎来了几十年来,未有之和平发展期。

居益州之北的汉中,太守张富,亦开始独立处事,但有不决之处,多会同驻守本地的大将法正商议。

汉中各地,同在州府统一调度下,开始了各方面革新。

而汉中的归入,不仅仅是益州门户,得控入手那么简单,更是打通了经济要道。

于战事结束,双方罢战后,借由商道,蜀内的茶叶、蜀绣等货物,正源源不断地通往凉州、关中之地,最后则可到达冀州、并州、豫州等多地。

权力的博弈,归根结底,是利益之博弈。

只要给足了利益,嗅到了利益味道,关、凉军阀,是非常乐意同蜀内合作的。

自去岁至今,一年半载时间,法正驻守汉中,亲眼见到益州势力同关凉势力,由敌对,于短短数月内,走向平和,心中最为感慨,不由想起刘釜说的一句话:“无永远之敌,唯永恒之利。”

但法正作为亲历者,包括他本身就是关中人,是以清楚,眼前的和谐,不过一时。

自官渡之战后,原本摇摆不定的关凉军阀,像马腾、韩遂、梁兴、张横等人,多以结好曹操。

借此时机,建安五年春,即去岁春时,大司空曹操,继续以钟繇为司隶校尉,坐镇关中,统筹关凉军阀,以韦端为凉州牧,同钟繇一道行以约束。

这才有了去岁夏时,关凉联军,伙同南阳曹军进攻汉中之事。

关凉军阀,从董卓乱生开始,即于天下势力间,占据了重要位置,无人能于忽视。

其愿意从明面上,暂时性接受曹操命令,除了见到袁氏势力败落、曹操势大,不愿得罪外,未尝没有像数年前一样,借机占据汉中,乃至于益州北部,瓜分利益之想法。

但从内心深处将,关凉军阀中,愿意真心归附曹操者,屈指可数。便是关凉军阀内部,为各自利益,前数年的内战惨状,而今亦有传闻。

一晃来到冬十二月,沔阳城外的军帐之内。

来自西凉的寒风,吹动大帐外,上书“法”字的旗帜,哗啦作响。

帐内,法正翻看完益州牧刘釜与之密信,沉默了一会儿,随之朗声向帐外亲卫道:“去将刘司马请来!”

法正口中的“刘司马”,正是十月中,由袁氏返回来的刘杉。

刘杉出使邺城,足足一年时间。

一年时间里,刘杉于袁氏内部,不断周旋,结识了沮授、审配、颜良,高干等人,意图说服袁氏内部,团结一致,共抗曹军,奈何如同,他于族弟、当下的益州牧刘釜,内中密信所言,收效甚微。其且以为,袁氏之抗,仅能减缓曹操为冀州获取时间罢了。

伴随十月中,邺城为曹操所获,袁谭投于曹操,袁氏内部惨败,无扶起之希望后,刘杉不得不选择回来。

离开之前,他还特意向,不受袁尚重视的沮授,发出了邀请,请之到来益州,共辅益州牧,以成大业,奈何沮授未有表示。

而在回到汉中之后,接到州牧命令,刘杉继续留在汉中,协助法正处理军务,并做好对武都、汉阳方向之备战。

从去岁七月开始,州府关于向关、凉,以精锐进军的方案,就已经有了布置。

然于蜀内稳定发展之起,开启对关凉的局部战争,实属无奈之举。

即便要开始,也必须让敌人内部乱起来,且以里应外合,才能事半功倍。

故在一年半的筹备期内,刘釜手下之情报刺探机构,如青衣卫,可没少于关凉军阀内部,进行渗透与引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