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二十六章 联姻(1 / 2)

加入书签

景顾率先表明态度,舍内其他人,如诸葛亮,严颜、仲长统皆不由自主的颔首。

汉中之条件,能否通过,景顾的意见非常重要。

原因在于,景顾不仅是州府别驾,更是刘釜岳翁,现当下,以为益州本地士、本地大族之领袖,统筹益州大族,为刘釜效力。

而张富投降州府的条件之一,正是下嫁其妹张氏于益州牧刘釜。

此事无非是汉中张氏,想要将家族,乃至于汉中,更好的捆绑在益州牧刘釜身上,形成势力集体。

但这样的话,有了汉中张氏加入,同作为姻亲之属的景氏,未来便是刘釜权势扩大,更进一步,未必不会与之分掉于刘釜心中之权重,或以角力。张氏女,若只是普通士族女,自不会出现这等问题。

而见到景顾如何豁达模样,舍内少部分反应慢者,又望了眼上首平心静气的刘釜,多露出恍然之色。

人皆知道,刘釜与妻子景氏非常恩爱,嫡长子刘祈,更以为嫡妻所生。这等情形下,即已经奠定了景氏不可动摇之地位。

何况,张氏女即是嫁娶过来,也只能为妾!

时下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即言:“卿大夫一妻二妾”。

《汉九律》规定“乱妻妾位”属于犯罪,且根据《恩泽候表》载:孔乡候傅晏,即取二妻,以妾为妻,遂被废。

作为仁义礼智模范的益州牧刘釜,自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汉中张氏自然知晓,虽未于条件内,明言张氏女嫁来,妻妾之分,但实际已然确定。

于景顾提出“不得同意张氏言之五斗米教于益州传播之条件”,此事正以符合益州本地大族一致利益,故常人多以点头应承。

五斗米教,以为汉中张氏发展之基,益州地方大族最为明白其中厉害,若是同意张氏于蜀内大规模传播,这是明晃晃的与之争利!

刘釜坐在上首,在景顾言后,他静静听着舍内其他人的议论,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值此益州恢复之时,如能以最小代价,拿得汉中,这对他来说,如何拒绝?

前番不认同法正建言之迎娶吴懿之妹吴氏,是因为没有到事关整体大局。

而为权势者,自当从大局出发。

只是像他在看到信件那一刻,思衬那般,内涉及家庭,益州多方势力,这才谨慎。

能见到下首坐着的诸葛亮一直没有出言,直到严颜之后,舍内寂静时,诸葛亮才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亮认同景公,严君和秦君之言,五斗米教,不易与蜀内传播。但汉中太守张富之坚持,使君可同意之,待未来关中、凉州若能为使君所得,自可让之传教……”

诸葛亮前一句,让景顾等纷纷颔首,正说合旁人心意。后一句,即让人拍案叫绝。

刘釜若以此诺之,不仅可以调和同张氏之条件,以做让步。便是将来取关中、凉州之地,汉中张氏也会全力相助。

于五斗米教之传播,刘釜亦有个人之想法,其之传播,不能威胁朝廷权力,官寺权力,不能危害百姓,愚弄百姓。只能成为官寺统管百姓之辅助工具,且行以正确之义,教诲世人。

以扶持大汉本土之五斗米教,以作为将来弘扬优秀道德之寄托,并无不妥,便是如汉中等地方官寺,当以形成专门官寺机构,以行管理,登记在册,不能让之脱离朝廷控制,才是正途。

这里面,不仅仅是五斗米教……

诸葛亮话一结束,舍内众人且纷纷看向,有些走神的刘釜。

还是仲长统起身一拜,提醒道:“使君以为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