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五十七章 选择(1 / 2)

加入书签

成都传来之事,此番与刘釜直接关系不大,但亦并非无关。

今之两岁来,益州因内外之事消耗巨大,刘璋为恢复军力,急需大量财物,故接受州府吏之建议,不得不一改自刘焉占据益州来的赋税政策,自岁初以来实行临时加税之法。

蜀地积累数年,加上刘焉、刘璋父子二人,于百姓多存体恤,便如一年多来,打击益州士也未波及平民,只是名声旁落。而如蜀郡等多地,殷盛富足,州府令传出,遂无起多少纷争。

但此事,却为心怀异者寻到了机会,以多地豪强歪解州府之意,大肆敛财为开端,弄得当地百姓怨声载道。

便是半月前,蜀郡属国之严道、徙县之地,接连乱生,有赵汛、林升者,自号“黄巾天子”,再行黄巾军,杀入县寺,斩了相关县吏,并覆灭本地豪强杜氏、陈氏。

短短数日之内,人数就聚集到了三千之众。

像蜀郡属国、犍为属国,包括之前南中多郡地,因位置偏僻,实际之百姓,少受州府、郡府之治,多以本地大族豪强欺压。

此中剥削久矣,去岁战事,加上今岁本地豪强大族趁机掠夺,直接点燃了底层百姓之怒火。

蜀郡属国之起叛,看似突然,是以有一定必然之性。

实际而言,豪强之于祸患,岂止于蜀中?

自大汉立国以来,豪强地方势力阻碍官寺运行,欺压百姓之事,从未解决。为维护举国及地方稳定,承汉制屡屡大赦天下,更如光武帝以来,甚至于两年一赦,更使豪强肆无忌惮,此亦为当下大汉之祸及源头。

视线回到蜀地,东汉之于末年,蜀内豪强之祸患,多生乱尔。仅只有于诸葛亮开府,得到过些许遏制,但形势所逼,亦有妥协。但因其之所为,于亮死至十数年,百姓之于追思不减。

刘釜早知其中兴替。

南中尤为豪强扎根横行之沃土,南中不平,蜀地不安,无以立足为战。

他借平叛之机,行铁血之手,做的最重要之事,就是将孟氏、雍氏、吕氏,还有焦氏这等豪强大族连根拔起,以军政要事收归于汉寺,正是为了杜绝豪强横行祸害之事,继续于之治下进行。

而吕氏、雍氏、孟氏等地方起叛大族,终为收缴之财富,从侧面直接印证大族豪强于蜀内剥削现状。便是南中之民,实以无多怀念之心,多以私下称赞。

如今之于南中,豪强大族之祸虽减,但蛮夷部寨之于地方统治,是以为另一祸患。以利惠民,以之出寨入户籍,是为接下来数年吏治之重点。

便是前次府内分歧,刘釜也坚定个人想法,以为南中,蜀地未来百年之平安计。

……

待刘釜回到府舍,召来正重整各郡府律令的法正,以及正在指导布置兵士防守的泠苞,另有邓贤、文童、许汲等人后,即将午后收到的两封信报放于众人阅览。

至所有人看完,刘釜坐于案畔,双手垂膝,他心中已有腹案,只是未有成型,遂先看向众人,出言问道:“严道、徙县之战事,当下并未越过邛来大山,直往汉嘉而去。

州府行动缓慢,效率极低,于黄巾军提供诸多行事之机,人数只会越聚越多。

未来难保不会波及旄牛、南安之所,君等于此,可有看法?”

法正等人互相看了眼,以之起身道:“将军,当下驻守旄牛之将,为月前从南安调集而去之马增,掌两千人马。其人兵事熟络,用兵稳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