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赏(1 / 2)

加入书签

刘协接过信报,匆匆一览。

接着又仔细阅览一遍,随之,朗声笑道:“好!”

皇后伏寿见此,弯起的柳叶眉缓缓松开,目中尽是探寻之意。

除了上次自身怀得身孕,得闻医工之言时,天子眼睛很久没有这么开怀大笑了。

但因内侍于侧,伏寿没有越礼而览,只等详细与之诉说。

刘协注意到妻子之目光,他看向送来奏报之内侍,收起了笑容,道:“朕已知晓,告诉曹公,刘釜入穷山恶水,举兵平叛南中,为社稷计者,保地方百姓之安宁,卫朕之江山,功在千秋,当大赏也!

奖罚分明,此所以朝廷威信之所在也!

但无他事,汝退下吧!”

通传之内侍得令,退下以后,刘协目光才重新恢复平和,瞥了眼旁边的宫女宦官,双双很有默契的行礼后退隔开了一段距离。

刘协扶着伏寿的手臂,于树荫下石阶上缓缓步行,嘴角勾起,道:“皇后方才当之讯报为何了吧?”

伏寿由右手扶了扶发丝,笑意盈盈道:“方才陛下已言,臣妾自是听闻,原是刘皇叔于南中,又以大捷尔!

陛下前次即谈之平孟、雍之乱,这次当是全部得平。陛下借此,可是要努力提拔刘皇叔乎?”

她此前数日,天天听天子唠叨南中之战事,即将刘釜所呈之奏疏,已是能朗诵。今得闻当日之刘氏同宗青年,已有如此成就,亦是欢喜,将来或为天子与之脱困之助力尔。想起刘釜之面孔,伏寿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刘釜自信真诚之面孔,稳重大方之气质。

其当日之所有诺言,亦记于伏寿之心,以为信然。便是天子当日听后,亦然大喜。

为伏寿将略长之两岁的刘釜唤作“刘皇叔”,刘协无多否认,毕竟根据宗正送上来的族谱,刘釜确比之高上一辈。只是无论朝堂,还是私下里,以为天子,刘协还是下意识的直呼其名,或以官职相称。

而妻子之语,也确实说道他心坎里去了。

当下曹贼权势日重,不假权于他,除孔融、荀彧者,可忠汉室,礼敬之外,常臣者,几人还以之为大汉君主?

便是于来日,曹贼行王莽之举,以之禅位,刘协皆不奇怪。

他虽年轻,少有人教授之权谋之道,但之耳濡目染,见过太多纠纷,心智早已成熟。

曹贼之势大,朝中无人制衡,即是诸多忠正之臣,或怀匡扶之心,已然委屈于下。

遂,刘协以为,当有人于朝野之外制衡曹贼才是。

他之前中意的,乃是于天下有贤名之刘备。可惜刘备当下于汝南、九江之所,前程未卜,加上其非地道宗亲,刘协难以信赖。后者即如刘璋者,暗弱而无所作为,刘表者,居于荆州而无抗衡之心。

放眼看去,刘氏宗亲者于外,竟无一人能担当重任。

至今,刘釜于南中大发神威,加上其德义孝悌之名,早传遍天下。更难得可贵之处在于,刘釜这位辈分上的叔叔,念及他这个天子,便如今次,直接上奏疏,以表陈情。

这让刘协有种被尊重的感觉。

权力不能予,但能皆天子威势许之官名,以做厚望之报。

许都行宫之内,山林草木皆茂盛,不远又是石凳,刘协搀扶妻子坐下,其人坐于一边,攥着伏寿的双手,点头道:“朕于曹操去信,以令之遣朝臣商议赏赐之事,实以朕上次之言,想来曹操及群臣皆能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