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八十三章 阐县(1 / 2)

加入书签

浈水之下,浈阳境内。

从早时相逢,表明态度后,刘荣一行人即大大方方的跟着陈宫等人南回。至于这行吕布旧部愿不愿意入伙,自非一时间能决定。

反正过曲江,入浈县,抵中宿,还有一日多的路程。这一日多的路程,相信陈宫与高顺能够做出最符合他们实际之选择。

夜幕,浈县县城的舍肆内。

黄昏时分,浈县县令井越久闻陈宫大名,亲来拜访,并相邀与宴,但为陈宫言之有恙而拒。

至天色完全暗下,高顺与陈宫,一道向严氏说明了情况,然后二人归来,同处舍房内,脸上皆带着疲惫。

陈宫坐于案几,拿出一张地图,注目良久。

高顺则是于案前,来回踱步,不断思考道:

“公台,严家娘子使吾等拿主意。由浈县县令之言,交州如苍梧之地,情况当真为刘荣所言那般复杂,便是有君之友人,是以本地大族,想要构建一方势力,以期将来与曹贼对抗,只怕甚难成型。

而刘季安为汉宗室之后,默默做了这么多事,其目标坚定,与许都之地亦有经营。人确不晓,其之外还做有多少……自非等闲。若吾等能帮之,后待取荆、扬之地,以连益州,其人或可成事,便是与曹贼亦能一战。

将来,或真如公台之言,是以为兴汉室之辈。吾等依附之,吾高顺帮温候,将来大仇或可报也!”

陈宫一直沉默不语,实际从看完刘釜之信后,他已经有了决定。

世人皆以刘备为汉室标杆,尤其今岁以来,相投者众多。但在看了刘釜之安排,另有所做之事,未得宣扬,但处处利民利汉,其比刘备更多实务,足可见亦是全心兴汉室之人。

再以陈宫这等顶尖谋士来看,刘釜只要能成功平叛南中,借声名之势,便是其取代刘璋,成为新的益州之主的机会。

那么,当之得益州,若有交州为后盾,可成高祖之业,何愁不能驱逐天下割据群雄,尤其如曹操这般窃汉和残害名士之贼,以恢复一统?

此中事,何尝不是他陈公台之梦想。

这么一看,“寂寂无名”、潜心积蓄的刘釜,比当先已占有寿春之地的刘备,更具潜力。

可见,天下人都小看了益州之地的明争暗斗,更小看了刘季安本人!

只是陈宫之于当下,还没有与刘釜见过面,更多只是闻得,即便有那么一封信,他崇尚刘釜于交州之行,及之个人品性,又感叹其之布局之深。但陈宫更希望能和刘釜面对面交谈一番,以期谨慎择人辅佐。

眼看着就要走出浈县,踏入正值纷乱的交州之地,必须做出选择了,最难说服的严氏已然同意,即是高顺也默认下来,陈宫心中亦然有了决定。

他望着面前的油灯,沉声道:“此去交州,如孝父之言,刘季安既然属于忠正之辈,吾等便暂以投靠罢!”

高顺注意到,陈宫只说是“投靠”,并非“投效”,虽是一字之差,但意思却是千差万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