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七十九章 舞剑(1 / 2)

加入书签

黄昏,南安县寺。

刘釜宴请张机等人,因军纪所在,刘釜等军吏自是未饮酒。

初入刘釜麾下的霍峻,知此缘由后,坚持同以茶水待之,显然已经将自己当做了奋勇军一员。

觥筹交错中,刘釜与张机主动攀谈起了医术见解,尤以病因论、病机论,与张机正在研究总结的“八纲”确有相通,听得张机及其弟子连连颔首,受益匪浅。

“刘君年轻有为,若是从医,当为大家,机亦不如也!”

张机叹言道。

于南阳时,得行南中、过安夷的行脚医工之言,前安夷长刘釜,以独特的见解,指导医工,形成了数种治瘴气、其以疟疾之法。尤其内中一叫青蒿汁的治疗办法,让张机惊奇不已。

为医者,若是能解决疟疾等瘴气之症,那便无憾。达者为师,张机遂萌生来蜀地拜访求教之想法。

不论刘釜风度,但观其言所说,张机便觉传言不虚。

后张机问询起刘釜何以发现青蒿汁法,为疟疾有效果,刘釜即言之,他数年前,过滇池时,听一乡民长者之言,待于安夷实行,故发现有疗效。张机却无怀疑,民间能人众多,且南中饱受瘴气困扰,所谓久病成医,本地之百姓,能试探出治疗办法,并不出奇。

让他感叹的是,刘釜怀疑仁心,将此法收集,于安夷起,无偿献给天下人,以促进医学发展,此方为大义也!

宴至高潮,见火候差不多了,刘釜遂出言相邀道:“现在天寒地冻,出行不便。张君不妨于南安多待数月。

然因战事、天气诸因。我军将士,另有本地百姓,多有风寒、水土不服之症。

此中病症,另有严重者,我恐生产瘟疫,已然在新建医舍,以专门问诊、隔离、治理之用,即于南安城内。

另因南安偏僻,医工甚少,医舍初建,今见张君,即想请张君能帮忙照看一二,以便治愈病员,减少伤亡……”

医舍,也就是后世的医院。

不过,刘釜的志向,显然不是如此简单。他想将医舍转化成为正规医院和授课的医学院之结合体,医舍当不仅是救人,更应培养出更多经验丰富之医工。

张机抚须倾听,不住点头。他本人,之所以携弟子游历天下,就是为了治疗病患,且从病患中,发现治疗之理。

而南中本地疟疾患者多,外有疑难杂症,正是一边治病救人,一边以刘釜之前所言的“临床试验”之机,于此多停留一段时间,未尝不可。

所以,张机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但这还没完,刘釜随即又一相邀,让张机有些犹豫。

“医舍初立,起于南安,今张君至此,适逢其时,我想请张君为首任舍长!”

看出张机的犹豫,刘釜补充道:“张君若是担任舍长,并无限制。欲要离开时,只需向官寺说明便是。除此外,医舍之内,还有专门为张君这般医者准备研探之医坊和医田。

舍长及舍吏,虽非朝廷和州府任命之吏,但如南中官寺,每月另有俸禄相赠。舍长为百石吏,余者舍吏皆有定额。”

为不为吏不重要,出身张氏大族的张机,当然也不是看中了那些俸禄,他是直接看到刘釜的诚意!

“便以刘君言,南阳另有吾弟子随行,另相邀同道而来,不知机可书信,让之前来相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