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实力(1 / 2)

加入书签

“季安有何事不妨直言!”

法正被刘釜的目光看得有些发毛,下意识屁股往过移了移,然后就饮下了一口冰凉的茶水,缓了缓神。

刘釜每次单独叫他,言之有事相告,无不为关系现状的大事。

对岸,刘釜倒是没有注意法正这些小动作。

他要和法正坦诚治理的原则性问题。

如施政的许多布置,都需要循序渐进。而如一些治民理念和治民方法,也是需要在不断交谈商议中达成共识,才能妥善实现。

且于朝廷,或是地方官寺而言。

政令的制定者,不一定是实施者。

政令的实施者,才是治理大局的关键。

如法正,在帮之拿下南中后,刘釜需要他帮扶治理,此时倒出一些实情。既是希望法正主动参与进来,晓以坦诚之心,其次便是法正能深入明白他的用心良苦,或于南中策略,天下策略中,成为他刘釜自身最重要的卫道者、盟友。

但看刘釜沉声道:“孝直当知现在徐、扬两州之战事,一时间,多少家庭流离失所,或北上逃亡冀、并之地。或南下荆、交之地。

是以为天灾人祸不绝,此为生民之哀也。

而过去,南中之所以不稳定,便是平叛事毕,安稳几十年,或近百年,多有豪蛮再起,大族叛乱。

咎其根本,便是汉民太少,西南夷少仁礼教化,继对朝廷不服。”

说到这里,刘釜一顿,拿起面前的水杯,默默抿了一口。

法正见状面色一动,道:“季安是想引荆、交之地流民入蜀,辅以治之?

但眼下,若是走鱼复之地,自然不成型,那里为刘益州占据,又怎会看百姓涌入南中,便是巴地这些年间,死伤惨重,巴地官寺便是不会补充。

同时,荆州刘表好以仁义,对流民多有收拢。与其到来条件艰苦的蜀地,便是更多人愿意于荆州安家。

季安与士氏交往,可是想从交州入手。吾听马虎说过,汝数年开辟之粮道,目前可是直通交趾龙编之地。

只是如此,便要路过士氏腹地,亦需人引导才是,否则南中便是平定,百姓或是不愿尔。

待南中事毕,吾等方可一试!

此中流民百姓,若能由交引入南中,那于南中治理,意义重大。

便是季安之兵源,亦会有着落……”

法正念及此,便多说了几句话。

他学识通达,加上在郡府的从吏经历,待刘釜提上两句,即能发表出不少看法。

于战事之上,经过过往几战,他对个人能力还是充满信心。但于治理,他自认比不上刘釜。所以在刘釜说到这个问题后,其人当先考虑的是其中运作,以为补充刘釜或未考虑的细节。

但在自身将整个过程思虑一遍后,法正忽然觉得面前他认识刘釜有些深不可测了!

面孔带着惊疑看着面前的刘釜。

葭萌关时,他正式与刘釜“交心”,以为谋主。两人促膝夜探,刘釜于此,将之南中策略全盘托出,言之打算放弃在州府的权势,以谋自身的完全发展。

思虑益州牧刘璋存留的能量,法正除了觉得南中大族有些难以解决外,便是以为刘釜愿重回南中,以之作为势力根基,是非常贴合实际。

尤其巴西事毕后,法正谋策,当南中发展起来,刘釜掌有足够兵士,后辅以巴西太守,又有巴东赵韪可以做为策应,再联合蜀地大族,如景氏等支持,可不正是取刘璋而代之的好时机!

但从江州之地分别后,成都发生之事传到耳中,直到现在,法正都觉得刘釜所做绝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