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九章 表露(1 / 2)

加入书签

这封由姊婿常坚收到,迅速传入关内的信件,为刘釜在油灯下,认真翻看了三遍,大受震撼。

巴地的战局,真会如信中所言,如此极具戏剧性?

信中叙述了巴地的一些实情,并说道了张鲁部的一些机密之事,如军资藏匿之所。言之益州兵不日将抵达阆中城下,还为之提供了一条建议,大体是希望刘釜能趁机夺取军资,扩大自己的实力……

上面的署名,正是赵韪。

前征东中郎将,为刘焉信任,后扶持刘璋的益州实权人物。

犹记当年于德阳的市井见过一面,自己还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但现在物是人非,此人已是反刘璋的叛军头领。

且于当日,也正是他向刘璋的提示,才让州府对赵韪有了提前一两日的提防,让吴懿能快速进军,拿回江州。

说起来,他和赵韪还真是有缘。

总体来说,赵韪有身份又地位,更有野心。

其欲走上益州牧的位子,可事到如今,从结果看,赵韪选择和张鲁合作,并提前发动了起事,初期是成功的,让大半个巴地落于其手,现在呢?

由州府的讯报,以及赵韪与之信中的内容而言,赵韪的处境很不妙。

回想数月前于洛阳,阎圃与之的谈话,刘釜历历在目。寻到吞食益州的机会,张鲁真的会信守诺言,愿与人平分?

一山不容二虎,这个道理很简单,他早就看破了。

于成都,获晓赵韪张鲁联合之初,刘釜面对族兄刘荣,早有预测,将汉中军引入蜀地,赵韪最终拿不到好处,只会平白做了嫁衣。

目前,一切都在应验中……

所以说,刘璋和张鲁,谁都有可能是最终的胜利者,但绝不会赵韪!

让刘釜心绪不宁的是,赵韪给他写的这封信是何意?

难道说是想误导他?

但赵韪完全没有必要啊!

另一方面,倘若赵韪所言事实,那他面对的战机就很大了!

如果族兄刘荣在身边,他或可与此同族兄弟商议一二。现在刘荣被他安排到辅佐刘循,眼前能共同商议,且相对可以信赖的只剩下法正了。

“来人,去将法君给我请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并肩作战,刘釜能感觉到法正已然在用心辅佐于他。

而将一些机密之事,让法正帮忙参悟,相信法正能感受到他的信任和诚意。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法正便从官舍赶来。

见刘釜只召见了自己一人,法正预感刘釜有事找他参谋。

遂在见礼后,先是将关外的汉中军动作为刘釜汇报后,又说明截止今日夜晚,守军的伤亡情况,便静静等着刘釜的开口。

获晓张卫部后撤三里,暂无攻关的动作后,刘釜点了点头,让高沛郑度二人率部于外协同作战,这个方向是对了。

现今张卫部的粮草已烧,猛火油这等利器库存不够,另有运粮之道,不断为夷军偷袭。

其部现在只剩下三条路,一是不顾忌一切的想办法趁着守军疲惫,以血肉之躯、拼劲全力拿下葭萌关。

第二条路是后撤,等阆中之地的支援部队抵达,再行从长计较。

第三条路,则是选择撤退一段距离,原地驻守,等待援军。

尤其这最后一条路,在刘釜看来,实乃下下之策。夷军便是为南中那种地形复杂的丛林作战准备的,郑度高沛二人既然选择了袭击,后面就不会停。关内的剩余守军,亦可展开配合作战,这正中他和法正下怀。

故而,张卫部的困局,才刚刚开始。

一抬头看法正正望着自己,刘釜方发现他思考的时间有些久,面上带笑道:“张卫后撤,却不完全撤出,这是等着张鲁支援,这可正合乎我等之意!

但而,此中还有一事,比这张卫后撤还要重要,急需孝直帮我参谋一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