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三章 支持(1 / 2)

加入书签

刘釜一大早就来到了刘循的住处,刘循亲自出来相迎。

两人谈话时,没有像昨日对阿姊说的那样轻松,刘釜将昨日在州府的话重新叙述了一遍,除了对巴西之地的担忧外,也含着对白水关的担忧。

让他无奈的是,即便他昨日离开州牧前,也提及白水关排除“佯攻”可能带来的危机,益州牧刘璋并不显得多么担心,其人于白水关的三万将士实在太过自信。

正是这种过度自信,恰恰助长了对敌人的轻视。

这次他和刘循同上,只有同仇敌忾,才能应对白水关的危机。

“许多人都以为张鲁一下子拿不出十几,乃至二十多万的大军,但却忘记了张鲁这些年在汉中之地,收留了多少流民。

而且对方若是有曹操背后支持,那一下子装备几十万大军根本不是问题。

我昨天所言之白水关可能是佯攻,只是建立在赵韪发动叛乱,向巴西进攻的现状下。

但若是张鲁两路大军,齐头并进,白水关要拿下,巴西也要拿下。那无论哪一个战场,都会非常艰难。

尤其我们不知道张鲁面对白水关这种易守难攻的关卡,是不是有拿下的办法情况下!

也就说明白水关或是时时刻刻都处于危机之下。”

刘釜将之想法道出。

关于刘釜的看法,刘循虽和年纪差不多,但也表现出了不同于同龄人的远见,知晓刘釜是担忧白水关的安危,整个蜀地的安危。

“季安的意思是,在我等大军集结后,当火速到达白水关,以免错失战机?”

刘璋只是约束刘釜和刘循二人,十日内抵达白水关,以完成部署。

刘釜的真实想法,乃是在兵士汇集后,五日内到达白水关。面对张鲁大军,他和刘循加起来不过一万二的大军。

若是能了解张鲁的阴谋,在正面战场上,当然不能发挥太大作用,实际的正面战场,便是守关,但实际可以从侧面战场想想办法。

刘釜对于刘循的领悟点了点头:“明日大军即能集结完成,略作修整即启程是为了应对可能的危机。”

刘循对此没有疑问,他人长得高大威猛,和刘璋的儒雅微有不同,好读兵书,有些希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知刘釜才能不凡,这次能和刘釜同行,刘循心中恰是欢喜。

两人又谈了谈进军路线,借此机会,刘釜把族兄刘荣引荐给了刘循。得知刘荣乃是水镜先生高徒,刘循马上坐直了。

“吾此番乃是第一次率近万之众,而今若有水镜先生相助,那统兵自然轻松。季安愿将此中才子让于吾,吾心中感激不尽!”

刘釜摇头笑了笑,到嘴的话,又停了下去。他本打算再把法正和孟达给刘循提一下,趁此机会,为法正和孟达这两日郁郁不得志者,寻个机会往前推一把。

以想到去岁腊月,族兄刘杉受他之托,专门给刘循说道,可最后不了了之的样子,刘釜便明白刘璋父子对法正孟达,还是太过轻视,依旧没有打算重用的想法。

毕竟,这两年从蜀外踏入蜀地投奔的人太多了,法正孟达相比较,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加上没有太大的名气,也就显得普普通通。

而这次把族兄刘荣安排刘循身边,是以帮助他联系和刘循的战事配合,身边自然而然的少了个人。反正刘璋父子不愿意用,现在他为一营之校尉,可试着问问法正孟达二人愿不愿意跟着北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