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祀(1 / 2)

加入书签

但看皇后伏寿由床榻之下,拿来了白娟,另有藏匿的半块墨台。

汉天子刘协,此时也将桌案上的水杯之物收取,夫妻二人合作起来,很快就收拾完毕。

伏寿借着拿起水壶,于墨台上慢慢碾着,柔声道:“陛下,此时自去岁便已开始了计划,甚至灵寿等人为曹贼处死,事当可成,否则,那么多人,都白死了!”

刘协早已铺开了第一块白娟,但见上面有一印章,正是天子玺。而今天子玺被曹操保管,也不知刘协从何弄得的。

听闻伏寿之言,刘协目中含泪,双手紧紧攒着白娟,白天没有出声。

过了半会,方沉声道:“灵寿等人,不负朕,朕又何以辜负他们!

只是,曹操自有警觉,今次虽计划周密,但难保中间不会出岔子。

当日在灵寿以死帮助下,朕方拿的两个有天子玺的白娟,断不能全部送出!

且益州牧刘璋虽说主动联系于朕,但朕不能完全信之!”

伏皇后眉头微皱:“那陛下的意思是……”

刘协起身,来回踱步道:“朕必须留下一个,以防万一!若是刘璋事不可成,那来日,朕将再秘密下诏,以使天下有识之士,尽诛曹贼!”

伏皇后叹了口气:“奸贼当道,陛下真是受苦了!但愿明日,事可成罢!”

刘协转身,拉住伏皇后的手:“唉,都怪朕无用,让皇后你跟着朕受苦了。”

很快,夫妻俩又重新落座。天子刘协则是执笔,奋笔疾书起来。

但望去刘协那略显仓促的字迹,无不是对曹操之行的控诉。

一夜无话。

运行数百年的大汉帝国,在朝阳初升之时,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汉之太庙,更如同是大汉帝国的一个符号,那里供奉着大汉一代又一代的皇帝,更是见证了大汉的强盛衰弱。

其之位置,便处于洛河之畔。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汉书·霍光传》有言:“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

而于宗庙制度中含有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来区分亲疏贵贱。

汉光武帝刘秀,中兴大汉,即有了“同堂异室”之制。

而于刘秀之后,京师洛阳,便出现了以祭祀西汉五帝的“高庙”,以及用来祭祀光武帝的“世祖庙”。

百年传承,而至当下,不少帝庙多有毁坏,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修复调整,汉天子刘协今次祭祀的,乃是四近帝庙。

里面供奉的乃是安、顺、桓、灵,四位君主。

凡宗庙之祭,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

故而,当刘釜与族叔刘曦等地抵达祭祀之所,于礼官的引导下,往内而去时,率先看到的,便是纯毛色的祭牛,为人牵拉着,往内而去。

抵达大殿之外,无数刘氏子弟,济济一堂。

族叔刘曦这一年半载,常于洛阳走动,结识了不少刘氏亲族人,遂拉着刘釜,还有其子、比刘釜年长的刘孟来回传送,好生相认了一番。

放眼望去,即便是长沙定王刘发这一系,来往参与宗庙祭祀者,也有百人之多,这还是太常极力控制人数的结果。

天子虽未至,但身处这等严肃之所,大家还是极力的把声音放低。

刘釜的目光四处扫射,让之疑惑的是,刘备却没在!

按照刘备昨日往太常的模样,今日不应该不出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