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朝会(上)(1 / 2)

加入书签

厅舍内,刘釜而今正是被曹操拉着,另一边则是刘备。且曹操丝毫不在意他的年纪,逢人反而连连称赞,就像是认识许久一般。

回想几个呼吸前,曹操走过来和他相聊,后更是直接发问:“吾惜刘季安之才,可愿随吾与宴舍内走走。”

刘釜哪能说一个“不”字,速颔首道:“司空有邀,釜不敢不从尔。”

于是,就有了眼前一幕。

对于曹操如此作为,刘釜心有感慨。

抛开曹操的劣迹,其人如此礼贤下士,平日更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放眼望去,无论世家,还是寒门,难怪会有那么多人效力。

视往左右,作为东汉末年最为出众的两个人,刘备和曹操都有各自的优点。

他能站在此二人之畔,何不是一种荣幸!

不看如今,这未来,天下当有他的一席之地!

而有了曹操的出场,刘釜于厅舍内,瞬间也成了焦点人物。

只是在益州官吏看来,心中颇不是滋味,先有刘表,再有刘备,现有曹操,他们蜀地走出来的刘釜刘季安,这次收获的声名,可不是一般大。

再说厅舍中心的刘备,确是有些心不在焉。他惜刘釜的人品和才华,从颍川到往洛阳,乃至于半个时辰之前,即主动拉拢,没想到此时这曹孟德横插一手。

常言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但他刘备帐下,却是没有寻到太多贤良,甚至有些凋零。

这些想法只是一闪而过,看到曹操举起酒樽后,刘备只好一共举起,口中酒水的滋味满是苦涩。

司空府的酒宴足足持续了两个时辰。

当宴席散去时,夜色已深。整个洛阳,在各处灯火的衬托下,却是亮如白昼。

与宴者,纷纷离去。

刘釜则是谢绝了司空府的挽留,一同返回益州吏的驻地。

其离开前,注意到刘备却是被曹操给留了下来,足见曹操对刘备有多么的看重。

同时,刘釜也是越加的佩服刘备,其人不仅品性得到世人认可,更难得是,每逢绝路,总能绝处逢生。别人都是越跌,越跌倒到低谷,唯有刘备却是越爬越高。

回去的时候,刘釜继续和张任同乘一辆马车。

张任和其他人不同,刘釜深知其人品,其亦深知刘釜的人品。

遂而,左右无外人时,便说出了他对刘釜的担忧。

“季安今得曹司空和刘亭侯的赞誉,名气于天下只会越传越远。但季安本为益州吏,只怕事情传回益州,会劳得使君不快。尤其方才吾上车时,可看陈君的气色可不太好,连季安汝打招呼,都置之不理……”

马车内,过于昏暗,刘釜看不清张任的表情,但也想之为自己的担忧,那双浓眉,此时应该是皱着的。

他心中实则也是小有郁闷,但语气看来颇为淡定,并无忧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