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三章 兄弟(1 / 2)

加入书签

刘釜回趟驿舍,也只是重新换套衣服,便准备赴宴。

回到驿舍时,才发现益州官吏多有外出,或赴宴,或进行其他活动。他与刘琦之约,倒不算个什么。

刘琦当下已经成家,暂住在襄阳城北的一处大院内,时常居于此。

待见面后,经过其人解释,刘釜才明白,原本今日之宴,荆州牧二子也要参加的,却因事未能来。

见刘琦旁侧几人,闻此事时,表情略有变化,刘釜心里明白,内中怕是另有隐情,甚至和自己有关。

不过,此事他并不在意,暂时他与刘琮也不需有什么交往。反倒是刘表长子刘琦,其人宽厚,待他的态度也不错,或可结交一二。

这场小宴,本就是用来联系感情的私宴,遂,二人于学识间的讨论,多过对时政的议论。

就是这么小半日的相处,让刘琦对刘釜的感觉再有变化。

宴后,望着刘釜骑马离开的身影,刘琦相身边的相陪者道:“刘季安此人,若是不入仕,安心学术,那将来也是一个名扬天下的大人物。据闻之,曾随任安等一众蜀地名儒求学,果然智慧超群!

若非当日宴上见面,吾还真要错过这么一个妙人了!”

刘釜不晓得刘琦对他的评价会这么高。

当从刘琦处回来时,于驿舍恰收到了族兄刘炤的来信。

信中,刘炤表示,他已于宛县,等之大驾光临!

这当然是揶揄的说法,实际上,由字里行间,刘釜也能看出族兄对他们这次相逢的期待。

一别近三年,昔日的刘家少年们,都有了各自的事业,也为着内心共同的目标不断奋斗者。

而刘炤为之打探的另一个消息,却是让刘釜欣喜。

“阿弟,汝让吾注意可有来南阳的诸葛氏人前来避难,为兄这两日通过市井的朋友,终于是打探到了。

不仅打探到了诸葛氏于此的居处,还打探了汝想知道的诸葛亮的消息。”

诸葛亮!

诸葛孔明!

这就能见上了吗?

刘釜的心情不言而喻,他于驿舍住处,来回踱步,然后嘿嘿一笑道:“千万不要让我像刘备一样,三顾茅庐!”

后一日内,几乎没什么事,且这几日间,各在襄阳见友或是办事的益州官吏,也是各自返回,准备第二日的启程。

启程这日,襄阳的天空,一片晴朗。

车马备好,由百余名荆州兵在前开路,益州官吏的车马在中间,再往后,又是数百名装备整齐的荆州兵。

为了将益州官吏安全送出荆州,防止上一次的悲剧重演,刘表自是亲自任命了将领,并让沿途的荆州驻军,多注意此间行人。

刘釜召集来的百余名游侠儿,自不会被重视,这群乌合之众,被丢在了最后面。

刘釜原本也是处于护送的中央的,但其最终向陈延等人说明后,没注意别人的眼光,选择和游侠儿在一起。

此后过境南阳,往宛县的两日间,刘釜和那百名游侠儿也是聊熟了。

突发奇想下,甚至于行进和休息间,可以训练起行进队列。

刘釜的个中训练方式,和安夷夷军的训练方式相同,比如前后队,乃至于个中的姿势站立,再有运用看过的兵书,加以兵阵训练,却也弄得有模有样。

看得无论是荆州兵,还是同行的益州官吏或侍从,皆频频侧目。

而于游侠儿内部,确有不同的反响。

众人的训练,超乎寻常的认真,甚至做起事来,比不远处的荆州兵还要有精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