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赠马(1 / 2)

加入书签

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这个场合,说道出他和刘表的微弱联系。

于刘釜看来,是最合适最明智的。

他的家世不是秘密,父亲刘桢曾经的过往同样不是秘密。

随着他在益州,为刘璋的逐渐看重,若是有朝一日,身居高位。为他人说道出他与刘表的联系,为暂时效力的益州之主,那对之仕途的打击是致命的。

反而于现在,坦诚告知,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就算未来为人背后说坏话,那他也有了说辞,亦不容易为人离间。

除此以外,族兄刘炤已于荆州,为他迎得了“义名”,但对刘釜来说,还远远不,他还需要“正名”,正的是汉宗室之名,刘表为之赞美,还有那些认同之事,恰可以让之汉宗室之名,于荆州,于天下传的更远。

所谓师出有名。

对刘釜而言,扬名最快的方式,无疑是被名士的称赞推崇,就如清议一般。

刘表,恰是天下人最熟知的名士。

与刘釜所料不差,州牧府宴席之事传开,尤其刘釜之父与刘表乃故交,同属清流人士的情况传出后。

即便是襄阳本地一些对之名字不感冒的士族,此时也记下了“刘釜刘季安”这个名字。

这就是名人效应!

再观之于襄阳市井,黄氏兄弟负责的招纳之士,其中前来报名者,自州牧府宴后的第二日,便成数倍增长。

许多人甚至求得见一面刘釜,刘表地位崇高,就是身份尊贵的游侠儿也不一定能见一面。

刘釜不同,这个连益州牧、荆州牧都称赞过的男人,他对游侠儿真诚相待,尤其在南中时说的“英雄不问出处”,更成为了各地游侠儿传唱的佳句,以此表露各自志向。

市井局势的激变,使得黄粱黄成不得不马上来驿舍,向刘釜道明缘由。

“吾等按照君之吩咐,只是想挑选百人护卫而已,万万没想到来了这么多市井中人。

根据吾等朋友传来的消息,阴县、新野等地,亦有人闻刘君之名赶来。

当下襄阳为防生乱,市椽已加大巡视力度,亦找过我等谈话。

刘君,汝看这事该如何是好?”

黄成显然没见过这种大场面,作为游侠儿的一员,他最多也只是带过四五个兄弟,行仗义之举。

而今来了这么多人,先后求见于他,弄得黄成有些不适应,说起话来,都有些结结巴巴,甚至有些急病乱投医的感觉。

黄粱这两日,倒是锻炼除了一身胆气,在兄长说完后,他向刘釜一揖道:“小人不才,有一计,可使当前事解决。即刘君可回见各地的游侠头儿,只要刘君有这些人的支持,那以后行事,多事半功倍,荆州游侠儿,自会为刘君所用!”

刘釜目光一闪,没想到这黄粱思考的能这么深入。

不过,刘釜并不打算这么做。

所谓的游侠头儿,只是少部分人而已,且多为个中私利。

如当年的崔昊,作为游侠头儿,借之名,行事得利,成为安夷小吏后,便把曾经相帮的朋友给抛弃了。

刘釜即便要利用游侠,结好个人,只是方式,绝不是目的。

他的目的,是能结交好整个游侠儿群体。

游侠中,多属于普通者。所以,只有对普通游侠的真心相待,才能赢得荆州游侠的归心。

益州官吏,将于后日重新启程。

刘釜决定,便于明日来一场盛大的“表演”,他要通过此行,将自己的形象,深深印刻在荆州游侠和荆州市井百姓的心目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