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七章 安夷令(1 / 2)

加入书签

六月的蜀地,正当炎热时。

州牧府内,以及得朝中旨意,授予益州牧的刘璋,正邀请着庞羲、赵韪,和诸多蜀中将领和幕僚,商议着军务。

长得风流倜傥,颇受其喜爱的长子刘循赫然在列。

“三日前,故蜀郡郡丞甘宁,鱼复守将沈弥,上庸守将娄发,率收下部族,分三路直去宣汉,如今宣汉战事吃紧,恐叛军不日会抵达到江州城下。

到时,半个巴郡将失!

请使君,及诸位明鉴!”

听着幕僚之语,刘璋的眉头皱在了一起,他放下手里的军报,抬头四望厅舍内的益州众吏。

“如今叛军势盛,尤其那甘宁,本为我蜀地之人,但竟做起这背主之事,且此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吾担心待沈弥、娄发两叛贼率叛军回合,江州恐失矣!

若巴郡失,那吾益州,或将大乱而生。

诸君有何高见,还望快快道来!”

先当下,已与庞羲,一道成为刘璋左膀右臂的赵韪,此时抬起了头,他扫了对面的庞羲一眼,然后面朝上方跪坐的刘璋道:“此事,使君勿需忧虑也!

巴郡即便有失,也是一时之失!

勿看之声势巨大,但叛军仓促起事,自是准备不足,如今巴地连绵大雨,其行军自然艰难,如再长途跋涉,定自有伤亡。

而巴地,自先主主益州来,一直为我益州重地,民众颇多信服州牧,绝不会跟着叛军生事。

此外,得叛军事起,宣汉之地,去岁新募的三万兵卒,在巴郡太守杜晨的指挥下,自会加入平叛之中。

江州另有五万军士,此中可调动的便超过八万。叛军仅有一万五千之众,且多分散。

吾对杜晨知之甚多,此人善于稳扎稳打。

或者用不了多久,便有好消息由巴郡传来。

不过,吾等现在所要忧虑的是,荆州刘表。

其使者刚刚离开,我益州便发生谋反之事,且根据吾之所获,那刘表派来的使臣刘阖,于益州时,与那甘宁有接触。

当务之急,是防止他们里应外合……”

“刘表!”刘璋默念这两个字,他从塌上起身,摸着下巴的胡子,来回踱步,目光一直仰望着头顶的柱梁。

自益州新主上位后,手下的官吏们,都知道这位新主思考问题,常需思考很长时间。

但和先主刘焉相比,刘璋可是仁慈很多。即便州牧府中有人犯了错,也多被责罚两句算了。

看着刘璋愁眉苦脸,赵韪又落座闭目的样子,庞羲抬了抬眉,忍不住打断道:“使君,如子骞之言,吾益州首当防备的即是荆州刘表。

而子骞本长于巴地,前些年又为先主主持巴地募兵之事,对巴地情形自然熟悉。

吾以为,可以为子骞为主将,防备荆州。”

刘璋停下脚步,耐心听庞羲说完,双目注视着赵韪:“君可愿乎?”

赵韪心里默默的把庞羲给大骂了一顿,庞羲此中明谋,是想让他远离益州的权利中心,还一脚给踢到了益州与荆州的对峙前言。

但他由不能不拒绝,诚如庞羲所言,于巴郡,于厅舍内,左右看,没有比他更合适的。

而且,在益州新主刘璋新上任的几个月内,他任劳任怨,同庞羲一道辅助刘璋处理好益州大小事务,于刘璋心里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