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一章 治夷(1 / 2)

加入书签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吃饭也需要细嚼慢咽一样。

刘釜有意借此行,成为他在益州郡成事的一个重要踏板,但郡府内的商议却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时间辗转至休沐,当日早上,刘釜再去景府,以当面拜见景毅。

只是此番没有看到景氏那位少年,却是景毅之子景顾回来了。

刘釜好生与之见了面,若说景毅这位祖父辈的人物,与之父桢是师徒长辈般的关系,那景顾与之父便是同窗朋友间的关系。

和景毅与之慈和相比,景顾更添了几份威严。

也是在这日早上,刘釜从景顾口中,得知了长安发生的事情。

“州牧数子因参与‘谋反’,于长安比处斩,未有刘璋及数个刘氏子孙侥幸回到了蜀地。

此外,州牧因此事,悲伤过度,外有病加身,致使其数次昏迷。

益州,恐将易主也!”

景顾前段时间回了趟蜀郡,这些消息都是昨日回到滇池的路上,通过景氏的渠道得知的。

至于现在,遥远的南中多郡地,一些官吏或本地大族,尚未有景顾来的消息准确。

毕竟,景氏,因之大族地位摆在那里,自身消息渠道也是极多,何况景顾在蜀地交友广泛,就连州牧府也有不少相识。先一步得到消息,并不令人意外。

“蜀地或将易主,益州必定生乱,季安汝此番若是坚持以作郡府使者,同夷人调停近些月来的侵扰事宜,自会有诸多变数。”

景氏内的厅舍内,景毅这时出言道。

退是不会退。

益州的变故,刘釜相信,再也没人会和自己竞争谈判之事了。

他起身一揖,拿出他此番前来准备好的说辞,亦是为了景毅能在后续继续支持自己。

“敢向景公,还有景伯父回禀,釜前些日子,向景公自荐,愿为南中和平事,独身去往夷人部群相谈,以之能归顺我官寺。

但这两日,釜经过思索,若是按照这般寻常方法,见效自然甚微,甚至还有景公方才说的危机可能。

于此,或还会长山野夷人的威风,于南中的行事越加肆无忌惮。

釜经过严密的思考,又于近日在记室翻阅了不少过往文书,觉得可以试行另一种方法。

此法被釜称之为‘以夷治夷’策!”

以夷治夷?!

景毅和景顾这对父子,为刘釜提出的这个新名词,而大感好奇。

相陪的景顾道:“季安可否细说一番?”

刘釜点头道:“‘以夷治夷’,由表面意思而观之,便是用夷人来治理夷人。

此中的‘治’,在釜的想法里,是分为两层意思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