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章 主仆(1 / 2)

加入书签

次日清晨,刘釜多睡了一会儿,当他打开门闩,看向院内时,发现郑家父子早于此做事。

虎头在熬药,老郑则是在修理院外的杂草,看起来打算在院外建一所茅屋。

瞥见刘釜走出了房门,虎头高兴的换了声“小郎君”,但见大人的眼神,忙去照顾汤药。

却见一向处事利索的老郑此时单独面对刘釜,竟显得有些扭捏,这么个八尺大汉,放下柴刀,来到刘釜面前,郑重拱手行礼道:“昨夜听不孝儿说,小郎君欲使某二人为佃客,某父子二人一大早便厚着脸皮来了,还请小郎君勿怪!

切此中大恩大德,某父子没齿难忘。

别的不敢保证,只要某在,小郎君户下之田,定耕种的完好,内中收成,某断不会缺斤少两……”

暖暖阳光下,刘釜伸了个懒腰,好生端详了下老郑的黝黑面孔,视线在之右手的虎口上略一停留,摇头失笑道:“郑大叔也莫在说道了,不管汝过去做什么,又来自何地,只要勤劳诚恳做事,于我刘氏,断不会被驱逐。

我既然决定以汝二人为我家佃客,自是信得过。

今秋农事刚刚落下,想来田中事少,这两日还有事想要劳烦下郑大叔。

如之院中房屋,多需修缮,还劳得郑大叔叫些人,好生修理一下。汝二人也不用搭建草棚,居于偏屋便是。

此中花费,最后由我结算即可。”

初听刘釜前面一句话,老郑的神色微有触动,但闻后面的话,他又如何能辜负小郎君的信任,目光逐渐坚定起来,道:“某等低贱之身,小郎君还是叫某老郑,郑大叔属实当不得。

至于房屋修缮,小郎君放心,此事不用多请帮工,交由某父子便是,某年少时,亦学过瓦匠活计。

此外,不瞒小郎君,某来蜀地之前,其实做过扬州之军卒,后因黄巾之乱,才辗转蜀地……”

果然是行伍出生!

刘釜心中一叹。

寻常农人常我器具,手上长有糨子,断不会像老郑这般明显,老郑手上的痕迹,依照他两世的经验,大概率判断出是拉弓所致。何况就算老郑为农数十载,但他身上的气质,却是很难洗掉的。

对于老郑身份的猜测,刘釜自四日前初见时即有了。

而于此事问起,他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算是对郑家父子的最后一道考验。

如今,他心里的一颗石头总算落下,于这郑家父子也能完全接纳。

刘釜目光一动,将老郑扶起:“如今家中,我几无亲眷,汝等既入我家,便如亲人一般,但亦非我之仆从。且汝比我年长,虎头与我年岁相反,私下底,我称汝一声‘大叔’又如何不可?”

听刘釜言之,不将其父子列入奴仆之籍,老郑的心里有些惶恐,也有些感动,他张着嘴想说些什么,却是一个字也未能吐出来。其父子二人颠沛流离数十年,还是首次见到如此和善的主家。

何况这位少年主家,才学过人,于品行更是无可挑剔,依照老郑大半辈子的经验,将来必是人中龙凤,前途无量。他可以这么碌碌无为一辈子,但年幼的儿子呢?

心思百转中,老郑便做了这辈子最大的决定。

就这么一个中年大汉,面向刘釜双膝跪下,并叫来了偷偷张望的儿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