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外结合(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跟着妹子来到楼上。

楼上这位就更厉害了。

中西结合。

“这位也是国画大师么?”

“是的,这是新大师的作品,新大师是本世纪以来,少有的学贯中西的大家,曾经一幅画卖出过三百万的天价。”

可不是本世纪么。

现在才2021年,这个世纪才过了五分之一,大师倒是多了起来。

姜然点了点头,看了一眼手机上的国风评级。

嗯,很好,只有简单的F级。

不过好歹也是两位大师的画展,那不得评个A以上,乃至于说,跟昆博一个等级?

又是逛了一圈,姜然笑着问道,“这幅画您能给介绍一下么。”

这是一个麒麟瑞兽,仔细的看,是一张张细小的残片拼成的,不是画作?

“这是根据一些烧毁的残片拼凑的国画,在国画里面有个分支,叫做锦灰堆,也叫八破图,意在表现出书房一角的杂乱无章,但有美的内涵的东西。”

“古人拼凑出来的大多是没有固定形状的,就只是杂乱无章的摆放和绘画,但,在我们这里,根据西方的波普风格去解构,然后重新的拼贴,形成一种新的画作,这就是新大师的国画理念。”

女子说了很多。

姜然倒是明白了一点。

古人的锦灰堆,要是体现书房一角的话,就是杂乱的书籍,堆放在一起,然后从上往下看,把看到的画面,原封不动的,画在二维的图片上。

但是,这好歹是画的画作把,你这个我就看不懂了,你自己不画,然后拼贴?

艺术就是派大星?

至于西方的波普风格,姜然不懂,拿出手机,光明正大的查了一下。

不懂就问度娘。

度娘告诉他。

这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风格,是一种结合的艺术,把复杂的东西解构,拼贴起来,形成一幅新的画作。

解构主义也是西方的一大特色,把所有的东西都分解,然后凸显出来一种新的理念。

比如说简爱这本书,单单从女主的线看,倒是只是一个曲折的爱情故事。

然后,当你去进行解构。

从西方那个时期的女子权利运动去看的话,你会发现,女主的人生,都随着那个时代去走的,属于时代的狂澜之中的一个小的缩影。

波普艺术的组成成分包括但不限于城市的废料,一些精致的涂鸦。

拼贴嘛,说白了,就是将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放到一起,然后形成一种新的东西。

国潮。

也很有创意和特色。

不得不说,波普艺术在上个世纪的西方国家,确实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解构拼贴这种艺术,想想也能够形成一种让人追捧的潮流。

如果是在西方国家的话,可以想象。

把一些符合现代化潮流的东西,比如说高跟鞋,报纸,可乐,等一些东西的图片放入结构拼贴的潮流当中去,也绝对能够产生一种新的化学反应。

别的不说,近代以来,姜然确实是看到过好多的服装设计,是拼贴而成的。

一半是普通的衬衫,另一半,是牛仔衫。

两者从中间部分解构,拼贴成新的两件衣服,这样带给人的感官就会不同了。

嗯,是个很有想法的画家。

从锦灰堆开始,到现代的波普艺术,两者加起来,绝对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不过,这些作为服装设计,或者是杂志封面来讲更好一些。

至于搬弄到国画上面,风格还是没有那么契合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