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章 六耳之殇(1 / 2)

加入书签

“要说这桩隐秘,还得从那心魔小猴子说起,当年朕把他藏在了天宫的六七苑,那时还没有现在的六七苑,那里比较偏远,很少有人去,朕又设置了结界,天宫内都认识朕的结界,当然不会有人乱闯,朕也放心些,也算是灯下黑吧,不会有人想到朕豢养心魔,更不会想到朕堂而皇之的把他养在天宫之内。把他安置好以后,朕便没有多作理会,待朕忙完所有事已是三年后了,朕忽然想起了他的存在”

“那时天宫肃清,天庭一统,冥界归顺,朕心情大好,所以打算去看看那心魔小猴子。如果那心魔小猴子已然成魔,没有灵智,只知蛊惑人心,嗜杀成性,那么朕便打算镇杀他。可是当朕走进那里,印入眼帘的却是一个如玉般洁白明净的幼童,配上他那双清纯的大眼,让人看了便心生喜爱。他问朕,他是谁?朕又是谁?那稚嫩的声音触动了朕,朕很久没有听到过那样的声音了”

“朕虽然没有见过心魔到底是什么样,但知道绝不是眼前这样,所以决定再留他看看。朕告诉他,他叫六耳,朕是玉皇大帝,他是朕的子侄。六耳这个名字只是脱口而出,朕也不知道为何说出了六耳这个名字。六耳告诉朕,他这几年一直与花鸟树木为伴,还给朕讲述了他的那些花鸟小伙伴,那日朕过的很是开心”

“从那之后,朕便经常去那里,陪六耳玩耍,带给他一些书籍,朕发现六耳异常的聪慧,所以决定传给他修炼的功法,让他慢慢修炼。朕也在暗中观察他的心智。慢慢的朕发现六耳心地善良,一心向善,更无邪念,于是朕愈发喜欢他了”

“有一次六耳问朕,为何他不能出去?朕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告诉他还不到时候,日后一定会让他出去的,朕知道,他是有些孤独,毕竟朕不能一直陪着他。于是朕偷偷去了趟凡间,带回一名眉目清秀的小女孩,她是个孤儿,根骨很好,修行资质上乘,朕给她起名小七,让她陪伴着六耳一起读书,修炼”

“果然有了小七的陪伴,六耳很久没有提起出去的事。朕看着他们慢慢长大,修为慢慢提升,心里很欣慰,那时朕意识到朕已经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了,不管朕多恼怒,只要看到六耳他们便会很快的平心静气,笑容满面”

“就这样又过了十数年,六耳他们也已经长大成人,六耳长的俊俏,有男子气概。小七也是亭亭玉立。朕不知何时早已没有了杀心,有的只是长辈对小辈呵护。朕意识到,该放他们出去,不能让他们画地为牢,永不入世,那样对他们不公平,甚至是残忍。朕打算先安排六耳做一名天兵,慢慢培养发展。小七则可成为宫女,在朕面前侍奉,朕也可常常见到她”

“朕为了安排他们也是费了一番心思,毕竟六耳的身份太过特殊,万一泄露了身份,那就落得一个人人喊打的局面。朕还准备好了告诫六耳的说辞,让他不能在外说出我们的关系,就在朕准备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却告诉了朕一个消息,这个消息让朕第一次对他们发火了,还是雷霆之怒”

“那日,朕去了他们那里,准备安排他们出去。谁知六耳却告诉朕小七有了身孕!朕当时就火了,大声的呵斥了六耳,问他为何如此行事,朕一直是让他们兄妹相称的,他怎么能这么做!朕一气之下说出了六耳的身世,对六耳说,你读了那么多书,应该明白心魔是什么吧。朕没有杀你,已是仁慈,你现在居然有了后代,你让朕如何处理?你想让魔为祸五界?朕今日本想让你们出去,从此不用再待在这弹丸之地了,你太让朕失望了”

“此时躲在暗处的小七赶忙跑了过来,跪在朕的面前求朕饶恕他们,他们愿永远待在这里,不再出去,他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只求朕能让他们一家三口在一起。朕当时正在气头上,怎能听进去小七所说的话,抓起小七就离开了那里,并告诉六耳,他们此生都别想再见了”

“那时的六耳还沉浸在自己的身世当中,他显然一时无法接受,所以并没有阻拦朕离去。现在想想如果他当时阻拦该有多好,也许朕心软就不会带走小七了”

“朕把小七关了起来,然后反思朕为何会如此的大动干戈,后来朕想明白了,不过是朕的自私罢了,朕怕多一人知道六耳的身世,怕六耳的身份泄露出去,又怕那个孩子会成为真正的魔。如果这件事被有心人发现,朕会失去一切”

“冷静下来后,朕反问自己,六耳与小七从小青梅竹马,那个小小地方只有他们二人,两人产生情愫那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况且他们二人都是心思单纯之人,他们的孩子就一定会成为魔吗?这件事朕本应该高兴才对啊”

“朕想到了六耳对朕说这件事时那幸福的脸庞,可朕却毁了这一切。所以朕决定把小七送回去,等孩子出生,再视情况而定之后的事情,朕正准备去时,神域却传来消息要朕马上前去,神域发生了大事”

“等朕回来已是数月之后了,朕第一时间就去了小七那里,谁知小七正要生产,朕等了数个时辰,却一直没有听到孩子的哭声,心中暗道出事了,果然朕去到小七身边时,小七对朕说,孩子没了,甚至都没来得及睁开眼看看她。她说她已经见不到六耳了,不能再失去这个孩子了,她要化作仙灵守护这个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