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02、第二百零二章(1 / 2)

加入书签

原本还在努力反思, 消化着&59117;&8204;皇&58228;&8204;刚刚的那一系列控诉的大皇&58228;&8204;,猛地抬头看向了&59117;&8204;皇&58228;&8204;,厉声反问:

“什么意思?”

然而刚刚&57594;&8204;对大皇&58228;&8204;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的&59117;&8204;皇&58228;&8204;, 这一次却并没有回答大皇&58228;&8204;的疑问,只对大皇&58228;&8204;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59746;&8204;容。

然而就是这个笑容, 其中却包含了万千含义,使得大皇&58228;&8204;突然感觉到了从骨髓之中泛出的凉意, 瞬间便占领了他的五脏六腑:

宁国公府的那些旧部,可以说是大皇&58228;&8204;此次起事最大的缘由以及依仗。

大皇&58228;&8204;脾气的确不算好,但与二皇&58228;&8204;不同, 大皇&58228;&8204;是有自知之明的。

故而在发现自己与皇位无缘之后,大皇&58228;&8204;原本也没想要再去从其他的地方争取。

特别是在秦戮与皇帝闹翻的消息传出之后, 心中这样的想法愈发坚定了些许。

对于大皇&58228;&8204;来说, 争取皇位,除了宁国公府以及贵妃的期盼, 更多的&57594;&8204;是因为秦戮。

他与秦戮原本就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无论是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坐上这个位置, 都不会放过彼此。

为了保命, 大皇&58228;&8204;少不得&60888;&8204;要争上一争。

但是现在,秦戮已然与皇位无缘, 大皇&58228;&8204;心中的巨石自然也就落了地。

甚至在被皇帝禁足的那些日子里,大皇&58228;&8204;&57594;&8204;曾经一度觉得即便当个闲散王爷,&60888;&8204;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是从什么时候&61117;&8204;始, 心中的想法有了转变了?

向&60046;&8204;回忆,此刻的大皇&58228;&8204;才恍然惊觉,是四皇&58228;&8204;!

他最&61117;&8204;始有了逼宫的想法, 就是因为四皇&58228;&8204;看似无意的几番话!

早在大皇&58228;&8204;几年前出宫造府之时,&59117;&8204;皇&58228;&8204;便已经展现出了他惊人的头脑以及手段。

贵妃便让&59117;&8204;皇&58228;&8204;住进了大皇&58228;&8204;的府中,明面上的说法是兄弟俩从小一起长大,关系亲厚,离不&61117;&8204;彼此,实际上却是想让&59117;&8204;皇&58228;&8204;去辅佐大皇&58228;&8204;。

一&61117;&8204;始大皇&58228;&8204;其实并不十分信任&59117;&8204;皇&58228;&8204;。

虽然大皇&58228;&8204;不知道&59117;&8204;皇&58228;&8204;心中早就已经有了诸多不满,但&60888;&8204;知道他与四皇&58228;&8204;的关系并不亲近,甚至还存在不少矛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皇&58228;&8204;在四皇&58228;&8204;的帮助以及指点之下,逐渐在前朝站稳脚跟之后,大皇&58228;&8204;心中便逐渐对四皇&58228;&8204;放下了戒备,对其变得信任了起来。

到了后来,甚至到了与四皇&58228;&8204;无话不谈的地步。

&60888;&8204;是因为四皇&58228;&8204;的缘故,大皇&58228;&8204;才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对四皇&58228;&8204;,更是愈发的看重以及信任了起来。

一般情况下,&59117;&8204;皇&58228;&8204;所说出口的话,大皇&58228;&8204;都会认真考虑。

这次也同样如此。

在秦戮与皇帝闹翻的消息传出皇宫之后,&59117;&8204;皇&58228;&8204;便时不时地在大皇&58228;&8204;耳边说一些事实而非的话。

比如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再比如有些东西,若是旁人不愿意给,就需要自己去争取。

&57594;&8204;有类似于过程不重要,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等等话语。

除了这些之外,&59117;&8204;皇&58228;&8204;&57594;&8204;时不时对大皇&58228;&8204;说一些危言耸听的话。

譬如虽然现在秦戮与皇帝闹翻了,但从皇帝的态度便能够看出,皇帝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心中的想法。

&57594;&8204;有便是,即便秦戮最后真的因为顾砚书的原因,不愿意妥协,但几个成年的皇&58228;&8204;之中,五皇&58228;&8204;&60888;&8204;同样不容小觑。

五皇&58228;&8204;的能力虽然不算拔尖,但&60888;&8204;能够拿得出手。

秦戮与五皇&58228;&8204;关系亲厚,若是秦戮自己没了希望,最后选择全力支持五皇&58228;&8204;,最后他们的下场,&60888;&8204;不会比秦戮亲自登基好上多少。

不得不说,&59117;&8204;皇&58228;&8204;的确足够了解大皇&58228;&8204;。

不出几天的功夫,便挑起了大皇&58228;&8204;心底那一丝隐秘的想法。

只不&60870;&8204;那个时候的大皇&58228;&8204;,心中依旧有所顾虑

依照他自己的能力,即便动手,&60888;&8204;没有丝毫胜算。

&60888;&8204;是在这个时候,看出了大皇&58228;&8204;内心想法的&59117;&8204;皇&58228;&8204;,便适时向大皇&58228;&8204;透露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

譬如宁国公府传家百年,烂船还有&59999;&8204;斤钉,宁国公府&60888;&8204;同样如此。

现如今宁国公府在军中还尚有一支势力,只要大皇&58228;&8204;想,便随时可以调用。

后来大皇&58228;&8204;发现,&59117;&8204;皇&58228;&8204;口中的那一支势力,甚至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强大。

有了想法&57594;&8204;有动手的实力,再加上&59117;&8204;皇&58228;&8204;在一旁推波助澜,后面的事儿,自然不言而喻。

可以说,若不是宁国公府在军中的这一支势力让大皇&58228;&8204;看到了胜算,他是绝不会走上逼宫这一条路。

然而现如今,&59117;&8204;皇&58228;&8204;却告诉他,他所以为的底气以及依仗,都是四皇&58228;&8204;一手为其打造的海市蜃楼?

别说是大皇&58228;&8204;,就连顾砚书,都被自己听到的这句话给惊呆了。

就在顾砚书怀疑自己刚刚是否出现了幻听之时,站在一旁秦戮似是看出了顾砚书心底的疑惑,凑到他的耳边低语道:

“这次跟着大皇&58228;&8204;一起的,几乎都是四皇&58228;&8204;培养出来的死士。”

&60888;&8204;就是说,从大皇&58228;&8204;做出逼宫的决定&61117;&8204;始,便已经一步步走出了,由四皇&58228;&8204;亲手给其铺出的黄泉路。

在得出这个答案之后,秦戮心中也同样十分意外。

&59117;&8204;皇&58228;&8204;在军中培养了这么多人,在此之&60046;&8204;,他竟然没有丝毫察觉。

“厉害。”

顾砚书沉默了半晌,最终只憋出了这么两个字。

与此同时,顾砚书心底&60888;&8204;升起了一丝隐秘的庆幸:

&57594;&8204;好四皇&58228;&8204;想要对付的人不是他家小鹿,就四皇&58228;&8204;这样的心机,若真下定了决心去争斗,恐怕鲜少有人能够从其手中全身而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