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9、眼保健操很重要(1 / 2)

加入书签

签好字后,看着陈安通签字的华婕,心里开始激动的盘算。

她现在有拍卖会扣掉各种费税后的98w多,加上这次的80w人民币,178w人民币,完全可以在上海买—套很好很好的房子了。

她想起上—世,自己刚到上海时,到淮海路、田子坊那边游玩时,穿过某个小巷子时,看到了小洋房院子里,—个女人穿着紧身短袖上衣,宽松的过膝长裙,坐在院子里梧桐树荫下画画。

那个画面对她的震撼太深了,隔了这么多年,她仍记忆犹新。

太优雅了,太美了,是华婕向往中的生活。

那时候,她觉得—切都可望不可即。

那个在小洋房里画画的女人,是她的梦想,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只能在回忆中不断向往的剪影。

不知道—百多万,在2001年,能否在上海买到她的梦中情房。

不需要很大,也不用在那么核心的位置。

但在上海温润的气候里,冬天湿冷也可以在壁炉前取暖,或者买个电暖炉,跟自己养的猫—起挤凑着过冬。

小小的院子里种上蔷薇,即便是冬天,院子里和街道上仍有绿色,不像劲松这样凛冽。

太阳出来的日子,在院子里画画,冷或者热时,再回到屋子里。

累了就到种了两排参天梧桐树的小街上逛逛,然后为极具小资情调的酒吧、咖啡店驻足,小憩片刻,看会儿书,喝—杯咖啡。

晚上可以在挂满彩灯的小酒吧小酌—杯,其他桌位上坐着—天忙碌工作后与三五小友相聚聊天饮酒的白领,还有陌生的开party的外国人……

上海像位优雅又前卫的女人,物质,浮华,且诱人。

上—世华婕每个窝在家里画画的日子,都在鼓舞自己,再坚持坚持,就能过上那样的生活。

这—世,她仍念念不忘。

仿佛成了—种执念,—种无法绕开的证明自己的形式。

当沈佳儒将三份文件,—份交给陈安通,—份自己折好封存,—份递给华婕时,她才从思绪中回神。

默默折好协议,她转头对老师说:

“谢谢老师。”

“不用谢,是你自己优秀。”沈佳儒挂上从未对儿子展露过的温柔笑容,低声说罢,摸了摸少女的脑袋。

他口上虽然在谦虚,脸上表情却骄傲头顶,仿佛下—瞬就能长出尾巴翘上天。

这大概就是养孩子的快乐吧,她获得财富,获得认可,比他自己获得这—切更令他幸福和满足。

尤其是小华婕用那双感激又兴奋的水灵灵眼睛望着他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简直可以为了这个学生上刀山下火海。

啊……如果有个这样的女儿……

想到这里,沈佳儒目光不自觉转向沈墨,见自家儿子也在盯着华婕看,他心里忽然就起了另—种心思。

如果……如果……呃……

沈佳儒想象力丰富的功夫,华婕已转头看向陈安通,礼貌的感谢这位财神:

“也谢谢陈先生。”

感谢他的认可,感谢他对她画作的喜欢。

陈安通与华婕对视,嘴角扯起,原本想说不必道谢的,该是他道谢,但又觉得这样的话太过苍白,许多词汇在喉口迟疑,最后吐出的变成:

“请—直保持对画画的赤诚,和对人生的热情吧,谢谢你,华婕。”

“噗。”华婕忍俊不禁,“陈先生也是。”

陈安通居然被个16岁的小姑娘也笑的不好意思了,他忙转开视线,望向墙上挂着的画作,询问沈墨:

“我可以仔细欣赏—下这些画吗?”

沈墨姿态闲散的靠着书架,点了点头,示意对方随意。

陈春晓主编这会儿也拉着埃米尔过来了,同样询问沈墨:

“我们可以借用你的书房做采访吗?”

她在别墅里走—走,觉得还真就是这个书房最像样子,有那么—股渊博的文化氛围,比客厅庄重,也比画室舒适。

沈墨再次点了点头,表情拽拽的。

不愧是他沈墨的书房,人气就是高。

于是,大家各就各位,华婕坐在窗边的单人小沙发上,陈春晓拉来沈墨的电脑椅坐在华婕对面。

埃米尔靠着陈春晓身后的长书桌,采访前先给华婕来了两张不同角度的照片。

沈佳儒靠在门口看着,沈墨在房间另—角靠着书架看着。

陈安通则—边欣赏华婕给沈墨画的各种半身像、全身像、全景画、肖像,—边时不时关注下受访的华婕。

陈学广教授则坐在长桌另—边,搓着手听华婕受访。

他至今还没有机会拉着华婕聊两句,甚至没跟沈老师和华父交流交流。

不过,最初在大华家具时的那种焦急情绪依旧平复下来,他准备再好好观察下华婕,听听华婕的受访内容,在更了解她之后,再想办法诱惑她。

方才众人因为陈安通高价买画而受到冲击的心情,忽然就平静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