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章 多夸人有好处(1 / 2)

加入书签

跟张福山和叶玉贝告别, 与沈墨一道去一楼大华家具的仓库背街门面,华婕仍有些回不过神。

方才沈墨把她的未来价值吹上天,连她都听的一愣一愣的, 几乎信了他的话。

她能有那么值钱吗?

沈墨还信誓旦旦的跟张福山说, 她的画一定全都能卖掉。

他哪里来的信心?

“你怎么就笃定我的画能卖?”华婕舔了舔嘴唇,穿过一层商场的路上, 快走两步追上沈墨,仰头问他。

“大不了让我爹自掏腰包买下来呗。左右进右手,多付个税而已。”沈墨耸肩。

“……”原来不是笃信她的画能卖啊……

“大赛亚军啊, 怎么可能卖不出?你就算不相信自己, 也要相信收你为徒的我爹,和清美赛制组的眼光吧。”沈墨伸手拍了拍她脑袋。

华婕不好意思的翘起嘴唇,叹一口气。

希望她的画能卖掉吧, 不要给沈老师和清美双年展丢脸。

……

在沈墨提出新的合作方式后,叶玉贝总算是看完了华婕的设计稿。

她对华婕的设计稿评价很高,新设计里,高腰喇叭裤,搭配纯白色的小t恤,外穿短款垫肩泡泡袖的小上衣, 都是在当下比较流行的大众款中增加了修饰身材的心机设计, 不仅可以在视觉上将身高拉长, 还恰到好处的强化了少女感和青春气息。

也许是华婕身为少女, 格外了解年轻女孩子的渴望及喜好,总之每一件设计,都让叶玉贝看到了大好的市场。

得到叶玉贝高度评价反馈的张福山只得揣着沈墨提出的合作方案, 将电话打回温州总部。

如果只是买断设计稿的话, 他的确是可以做主的。

但要推出独立品牌, 以少量买断金加纯利润分成的方式合作,那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了,这么大的决定,非得过老板那一环,得到老板亲自敲定才行。

虽然在这几年里维斯特的利润不断增加,直营店持续扩张,2000年的销售额甚至达到了5.1亿元,大好的趋势促使老板一直思考成立旗下子品牌,但真要做出这样的决定,选定一个合适的子品牌,也必然需要深思熟虑和多环推敲。

张福山只觉得压力山大。

面前的这件自以为可以轻松搞定的事,怎么就忽然变得如此复杂了呢?

……

第二天中午,双方再次见面。

张福山和叶玉贝一齐争取到了总公司的支持,老板抱着投资未来画家的长远规划,亲自批准了这个子品牌合作项目,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一次全新尝试。

沈墨和华婕坐在张福山和叶玉贝对面,开始第二轮谈判。

关于分成合作,及子品牌与总公司的版权归属等问题,沈墨仍旧丝毫不含糊。

他不同意维斯特总公司提供的分成比例,也不接受维斯特总公司提出的从属关系及权利划分。

于是又是一通有来有往的激烈谈判。

由于华婕对于这件事的成败看的够开,沈墨谈判时大开大合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而张福山已经跟叶玉贝向总公司申请过预算,甚至为了得到老板的认同,将两人规划好的华婕子品牌营销规划及后续可能的获利数额,都跟老板上报了,并且得到老板本人认同。

如果最终没能拿下这个项目,那事情的性质就是将一件惊动了老板的事儿搞砸,可不仅仅只是一次小小的谈判失败而已——

两个打工人背负着这个重压,忽然就把自己架在了一个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状况上。

开弓没有回头箭。

二人更多的是担心自己在这个项目中承担失败的后果,没办法像沈墨和华婕一样只考虑事情的利益得失,不知不觉间便在谈判中落于被动。

一方可做可不做。

一方必须做。

筹码和压力完全失衡的谈判,张福山只能节节败退。

在利益拉锯中,只能从沈墨利爪下一点点的抠利益,最后谈到一个状况后,再次陷入僵局。

双方再次暂时作别,张福山和叶玉贝又是一通碰头商讨,然后继续跟总公司开电话会议。

再一日中午,沈墨和华婕再再次坐在张福山与叶玉贝对面时,初见时还温和慈祥,精神充沛的张大叔,眼底已经染上两道青紫,神情也憔悴许多。

同样是这天早上,《视觉111》终于运到劲松市。

杂志才在各报摊杂志社、书店等铺开,就被抢购一空。

不止因为华婕的时尚漂亮,更因为这一期的杂志时尚女郎,这位天才少女画家,出生于劲松。

小城的荣誉感忽然爆棚,所有人都要读一读这个生长于劲松市的,与自己饮同一片地下水,呼吸同样清新沁冷空气,甚至可能多次擦肩的少女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

她就读于哪所学校,师从哪位师长……大家要从文章中,寻找自己熟悉的地方,相交’合的人生片段,并站在同样的视角,去感受这份荣耀和不凡。

于是,大家读到了劲松一中,兴奋的对话说,我也毕业于那所学校。

大家看到了富云大厦大华家具,知道这位天才少女支撑父亲的梦想,开了这样一家了不起的家具店。

大家看到了她对家乡小城的爱,也对她产生了浓浓的亲切感,为自己成长的这所小城出了这么一位天才少女而感到与有荣焉,甚至洋洋得意,口口相传。

“你看这个月的《视觉111》了吗?是我们劲松走出去的名人。”

“咱们劲松出了个全国亚军的小画家,才16岁。”

“看这长的水灵的,一看就是咱们这儿好水土养育的孩子。”

人们购买这本杂志,亲热的讨论着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女小画家。

华父买了10本,要好好收藏2本才安心,还要送亲朋,还要在大华家具、小华家具和富云大厦背街的两个门面最显眼的地方,都摆上。

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了不起的小姑娘,是他的女儿。

而今天跟沈墨和华婕谈判的张福山,也买到了这本杂志。

他买的时候,早晨开店时才满货的这一期《视觉111》,已经所剩无几了。

他才转身踏出书店,这期杂志便飞速售罄。

同一个甜品店,同样的位置,张福山手按着新买的《视觉111》,看着坐在对面宠辱不惊的少女华婕,心中情绪忽然复杂了起来。

少女担心被狂买《视觉111》的市民认出,今天戴了口罩。

那双眼睛却仍旧清透明亮,含着浅淡的笑意,并未因为忽然出名而显得张扬或桀骜。

她还是静静坐在那儿,乖乖的,不抢话,也不着急。

仿佛这一次谈判的成败,她都无所谓。

她只静静观察他们,时而双眼闪着亮芒,一瞬不瞬望着沈墨——

张福山常常忘记她是来跟他们谈生意的,他总觉得她好像就是单纯来欣赏沈墨端着‘如果不同意这些条款,我们不合作也没关系’的态度,狠狠虐他们的。

深吸一口气,张福山虽然不情愿,但还是不得不将视现落向沈墨,语重心长道:

“沈墨,我真的诚心非常足,非常非常希望合作能达成。

“但你昨天提出的条件,总公司真的无法接受。

“我和叶主任费劲千辛万苦,才折中到一个合适的条款,希望你能看一看。

“我对华婕子品牌上市后的市场接受情况真的非常有信心,希望你也能让一让步,考虑考虑维斯特方的立场和困难。”

“我看一下吧。”沈墨伸出手。

张福山立即将自己打印好的一份合同递到沈墨手里,合同空白处有他用铅笔填上的数据和细节。

他盯着沈墨,心里沉甸甸的,既紧张,又害怕,还有小心翼翼不敢露头的期待。

年后清美双年展马上会有持续一个月的画展,展后还有拍卖会,这就是两场对华婕非常强的曝光活动。

届时会有多个杂志、报纸登载。

这些杂志、报纸在2月中下旬会依次推出,华婕的设计如果能签下来,2月中下旬前前做好所有设计款的样板服饰,拍硬照出宣传,正好可以同步联动。

宣传之后,大批量出厂,进入售卖环节,大概在3月上旬。

正好这时各种宣传舆论在潜在客户之间差不多已充分发酵,促使潜在客户的购买欲望达到峰值。

时间上刚刚好。

一环一环相扣,想赶上这一波,必须每一环都不能延误,不能出错。

张福山喝一口白开水,目光灼灼望着沈墨,观察着他的每一个微表情,祈祷着少年不要再为难他们。

长桌边的气氛有些僵凝,叶玉贝还在根据华婕的设计,思考着面料等制作环节的每一环要如何做最优选,如何落地。

华婕脑海里复习着早上新背的单词、发音和组句方式。

于是静悄悄的,好半晌都只有沈墨翻看合同的簌簌声,和几人喝饮料的吸溜声。

甜品小店忽然走进来四个年轻人,两男两女拆分组队后坐在华婕一桌人的身后,点了饮料后,便开始聊天。

其中一个女孩子一边将捂的严严实实的围脖散开放在桌上,一边掏出斜挎包里的一本杂志,拍在桌上后,便兴冲冲开口道:

“看!知道这是谁吗?”

即便是压低了声音,仍掩不住她聊八卦的亢奋情绪。

“咦?你一直在买这套杂志吗?”另一个坐在对面的女孩子问。

“所有时尚杂志我都有买啦,还有什么《少男少女》一类讲初高中生故事的,我也买。”解开围脖的少女又脱掉羽绒服,露出里面浅粉色的小毛衣,继续道:

“重点不是这个杂志啦,你们看看这个封面,觉不觉得熟悉?”

“……”一直埋头的沈墨听到后桌讨论声,不自觉回头看了一眼,扫过四张毫无熟悉感的土豆脸后,才继续看合同。

“……”张福山顺着沈墨的目光也扫了眼后桌孩子们,并眼尖的看到了被穿粉色小毛衣的少女拍在桌上的《视觉111》。

华婕穿着那套改良马面裙的照片,明晃晃呈现在所有人视线下。

“谁啊?”粉毛衣对面的少女穿着黑色卫衣,翻过杂志低头打量。

“咱们学校领操员啊,高一那个,叫华婕吧好像……前阵子穿了一身超好看的过膝百褶裙,里面是改良小西装的套装,可好看了,那会儿你还定做了一套类似的呢。”

“啊!真的诶!她怎么上《视觉111》了?平面模特吗?这么厉害?”黑卫衣少女问。

“我看看。”坐在黑卫衣少女身边的男生好奇探头。

“你看什么啦,人家有男朋友了,你不许看。”黑卫衣一把拍住杂志,手遮住封面上华婕的脸,瞪了眼坐在身边的男生。

显然两个人是男女朋友关系。

“?”跟粉毛衣少女背靠背的华婕挑起眉头,要不是怕回头被认出来,她真想看看说话的是谁,怎么一副跟她很熟的样子,还说她有男朋友?

她怎么不知道自己这个母胎solo几十年的人居然脱单了?

“!”埋头看合同的沈墨动作僵住,虽然没有回头,两道剑眉却凌厉竖起。

谁?

她竟然有男朋友的吗?

呵,他怎么不知道???

想着,他斜眼横瞪了下华婕。

少女忙耸肩,用口型说道:造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