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章 等着朕给你打天下(1 / 2)

加入书签

华婕回到家, 二话不说开始画画。

她在自己的纸张里选了会儿,还是决定画一幅大尺寸的4开水彩画。

一边享受可以自己独处的安静空间,一边将自己草稿纸上的速写, 放大勾勒在纸张上。

构图,打型, 丰富细节。

开始画父母的脸时,她常常在细节处止步,不得不跑出去仔细看看爸爸妈妈的眉毛眼睛鼻子。

这才发现,人们每天看到无数东西, 自以为自己看见了,记住了, 对这些桌子凳子椅子和人十分熟悉, 闭着眼睛都能画下来。

但当真的要开始落笔了,才发现自己只是隐约记得它们, 却无法将线条以恰当的角度落在纸上。

原来自己对周边的一切丝毫不了解。

她不得不重新观察, 用抽象思维将父母的五官转换成无数线条, 以便可以在纸张上将之描摹。

原来,母亲也有一双大眼睛,眼尾上翘, 只是生了许多皱纹,显得不那么妩媚了。

原来, 父亲也有非常浓密的睫毛, 而且左眼的双眼皮比右眼的小。

父亲漂亮且飞扬的眉毛,母亲小巧圆润的下颌线条,父亲鬓边初生的白发, 母亲嘴角的笑纹。

绘画会让你发现身边的美, 也让你捕捉到身边的情感和故事。

华婕将母亲的笑纹落在纸上, 它们代表的是母亲开朗乐观的性情。

她又将父亲眉心竖纹丰富起来,它们展示了父亲心事重、内敛多思的个性。

每一笔里,都有父亲母亲过往的人生故事,每一个线条,都是华婕对父母更深层次的了解。

因为是大画,华婕画的很慢,画的所有内容都等比例放大,对整体构图和形准的要求都更高了。

而且关于细节的刻画难度,也成倍成倍的增加。

她画上一会儿,便要停笔后退,站远了观察一下整个画面的比例和结构。

因为一张4开纸放在面前,华婕画的时候,眼睛的默认清晰视角范围,并不能囊括整张纸。

如果不常常退后观察,很容易导致画面比例失调,顾此失彼造成失误。

整体轮廓勾好后,华婕累的甩了甩手,又揉了揉眼睛。

画幅增大后,那种画了十几年的游刃有余没有了,她扶着腰,后退几步后看着面前的画,眉头紧锁。

后世画画常用的是板绘,画面想放大就放大,想缩小就缩小,根本不需要后退之类,就能观察整体画面。

而且因为电脑可以随时修改画面的每一个东西,甚至可以圈住某个部分单独放大缩小,以及调整角度——

也就是说,画的时候头大了,可以随时缩小,嘴巴画歪了也能通过微调使它端正,人在构图中偏左了可以往右拖拽……基本上所有问题都能随时解决。

板绘极大的降低了绘画的难度。

可在纸张上画画,尤其是水彩纸上,画错了用橡皮擦都可能把纸擦毛擦坏,影响画的质量,若是出现结构上的问题,基本上没有任何可修改的可能。

只能重画。

是以,华婕不得不集中百分百的注意力,下笔更谨慎。

这样绘画,对于她的技术和能力的需求,也非常非常高。

因为她画的比较快,往常一天差不多就能画一幅水彩,现在一晚上连底稿都打不完。

她扶额叹口气,绘画原本就是越画越难,更何况她渴望在面前这幅画中做一些表达,画出一些不一样的风格和氛围来,那难度又提升了不止十倍。

她深吸几口气,让自己的急躁心情得到舒缓。

以后得慢慢习惯,一幅画可能要画几天,乃至几周、几个月的状况了。

毕竟她要在这条路上走很久很久,很远很远,眼前对她来说已经有相当难度的4开,也绝不是她目力所及的终点。

正犹豫着奔波了大半天要不要干脆休息休息睡觉,明天再继续画,家里电话忽然响了。

华母接了电话,跟沈老师简单寒暄几句后,华婕才赶过来接听。

1分钟后——

“啊?国内的服装品牌,要找我做几个设计,出一个天才少女系列?”

隔日一大早,各大商场开业,华父华母要到富云大厦准备开业事宜,华婕带着自己的书本画板等,坐爸爸的车到沈老师家。

新年休假眨眼结束,2001的忙碌,大年初六就开始了。

上午继续画年前未画完的那幅4开素描画,一边上第一层调子,一边不断调整和细化造型时,来自北京的电话再次打来。

华婕接了电话,对面负责服装产品的经理非常干练,在她表示年后清美双年展后半程她应该会跟老师去北京,可以那时候在北京见面的时候,对方经理却直接表示他会立即出发,飞机哈尔滨,然后火车转道劲松,他们可以初九约在劲松见面。

华婕还没想明白这到底怎么回事,对方已经做了决定,挂了电话。

怔怔听着电话里嘟嘟嘟的声音,华婕抿住唇。

对方要她辅助制作当下最热的年轻品牌维斯特01年春夏季的新款。

首先是将她在《视觉111》杂志里的一身改良马面裙套装收为维斯特春季款,再以类似的汉元素,做几款改良休闲服饰。

维斯特是个温州服装品牌,名字之所以像个外国品牌,主要还是为了投当下年轻人向往西方的喜好——

毕竟这一代人用的许多先进电器是外国的,看的电影、剧等也在不断传播外国前卫、进步又富有的生活,导致大半国家的人都渴望像欧美人一样生活。

许多嫁白人、出国拿绿本等风潮在这个年代已经初见端倪。

维斯特未来十几年大比率都霸占国内年轻人服饰市场,直到外国快消品牌HM、zara等,运动品牌三叶草、耐克等席卷全国,这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才渐渐转冷。

上大学的时候,她曾经考虑过从平面设计转服装设计。

但这一行在国内的就业实在堪忧,知名国牌服装本就不多,对设计的认可度也不高。

虽然国内许多做线上服装生意的老板非常赚,但大多都是海纳百川的打版制作,在整个服装产业里,设计环是最微不足道的一环。

那些坚持自己设计的国牌产品,想活下去是非常非常艰难的。

而非常看重设计的外国品牌,会在我国制作生产,却绝不会选用国内设计师。

而且一个行业要想强大,至少得有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成长期——

在这个过程中,给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一个成长的过程,才能打磨出精品团队,乃至成长强大到可以跟国际竞争。

国内服装行业没有这样的供设计师成长的环境,怪不得未来二十年虽然经济大发展,国人要买奢侈品牌服装,仍然更认欧美大牌。

连一个能与外国大牌媲美的国牌都没有。

上一世,她将设计漂亮衣裳、裙子的喜好,都寄托在了漫画上。

有那么一两年,她做平面设计赚的还可以,有闲时就在网上连载爱情小故事。

故事虽然不怎么样,给女主穿的衣裳却都十分漂亮,都是她自己想穿的。

她站在电话边上,回想起自己上一世给自己的漫画主角设计的所有漂亮衣裳,那些如果都能制作出来,才虚岁16的她,完全可以穿。

那些她幻想中的各种各样的衣服裤子,小裙子,小皮鞋……

如果都能做出来,穿上身……

心跳忽然砰砰砰乱了起来,她长长吁出一口气。

哪个女孩子不希望自己能有永远也穿不完的衣裳呢?

她上一世到十七八岁的时候都还在幻想妈妈是开服装店的,那样她就可以每天穿新衣服了。

沈墨站在楼梯边,倚靠着楼梯扶手,望着呆站着发呆的华婕。

等了几分钟她都还是那样怔怔神游,他终于忍不住打断她思绪,开口问道:

“想什么呢?”

华婕抬头看一眼沈墨,笑道:“幻想自己拥有穿不完的衣裳,所有漂亮衣裳都能制作出来,每天穿新衣裤新裙子。”

后世二十年的服装潮流,她几乎都知道!

从这个年代的喇叭裤,蝙蝠衫,到后世的直筒裤,泡泡袖,还有九分裤、七分裤,以及信息大爆炸后的潮流风格百花齐放……华婕了若指掌。

虽然上一世她能买的衣服很少,但一则看漫画、画漫画加幻想成为可可香奈儿那样的传奇女设计师,她对人们的穿着其实一直有观察。

很多时候去人多的地方画速写,她都会非常注重各色款式服装的勾勒。

而且逛某宝服装区是她枯燥生活中最热爱的闲暇娱乐,女孩子本能的热爱加上画手的观察能力和对画面的记忆力,使她稍加思考,就有了无数改良设计和创新落地的思路。

如果加上维斯特企业里专业裁缝和布料专家的帮助,把她脑海中那些漂亮衣裳裙子落地,可行性非常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