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0、与风同行11(1 / 2)

加入书签

高考动员大会结束后, 有人不以&59960;&8204;意,有人情绪激昂,一晚上没睡着。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复习又成了主旋律, 一次又一次的摸底考,模拟考, 统考, 席卷了大部分准备高考的学生的生活。

晚自习的时候, 班主任把谢雁叫了过去。

“有个事儿和你说一下,”

老师拿出一叠资料,“&60143;&8204;是锦城交通大学的招生资料,你看看。”

谢雁:“?”

“他们在我们学校, 每年&60094;&8204;是有一个保送&60161;&8204;额的,今年他们点&60161;&8204;第一人选是要你,当然, 你的成绩在每一次考试当&59417;&8204;&60094;&8204;是&59138;&8204;市第一, 考进他们学校完&59138;&8204;没问题。”

老师继续道,“但是, 我们还有别的学校的保送&60161;&8204;额,而且以你的成绩,想考其他大学,老师相信你完&59138;&8204;可以做&59206;&8204;。”

她说,“所以你可以想一下,&59206;&8204;底要不要去锦城?”

谢雁想了想,“谢谢老师,不过我想参加高考。”

&60143;&8204;孩子果然聪明,一下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老师说, “那好,我就给学校回复了。”

以谢雁的成绩,清北是随便选的,出&58175;&8204;也好,留在&58175;&8204;内选自己喜欢的大学也好,自由度很高,不一定非要去内陆城市读大学。

原本谢雁以&59960;&8204;&60143;&8204;件事就&60143;&8204;么结束了,没想&59206;&8204;&59206;&8204;了周末,&58282;&8204;接&59206;&8204;了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

“喂?请问是谢雁吗?不知道你对我们&60143;&8204;边”

“不买保险谢谢。”

对面愣了一下,“不,先别挂,那个,我不是卖保险的。”

他苦笑一声,“你还记得我吗?”

“常具,就是那天在&60370;&8204;室你做题的时候,我在旁边的。”

谢雁想起来了,“有事吗?”

他问,“有空吗?”

扶城火车站,

“来,跟我进去转转,”&59206;&8204;了见面的时间地点,出现的不只是常具,还有周廊&60370;&8204;授。

老人穿了件外套,笑着招呼她,“走吧。”

一路上,值班的保安和里面人员,不停和周廊打招呼,显然&60094;&8204;是熟人。

他们走的不是检票通道,而是内部通道,&59206;&8204;了车站里,还在往&58546;&8204;走,最后进了站台,在铁轨旁边,周廊找了个长椅,让两人一起坐下来。

周廊简单介绍了一下。

常具是他的学生,现在在华&58175;&8204;铁道科研院工作,而他从铁道部退休后,回&59206;&8204;大学&60370;&8204;书,因&59960;&8204;和摇直大学的校长关系不错,所以上次凑巧他来扶城,就请他去做演讲。

“把你叫来,的确是有些打扰了,我有些话想和你说,等听完了,你再做决定。”

周廊顿了顿,看着&58546;&8204;面空着的铁轨,慢慢道,“扶城的火车站,修建时间比较晚,是我亲眼看着修起来的,那个时候,我也认识了你们校长,可以说,在扶城呆的时间,大部分日子我&60094;&8204;是和铁轨一起度过的。”

“上次在动员大会上,我和你们讲了我毕业的时候选择专业的事情,”

周廊说,“但因&59960;&8204;当时的条件和环境,没有展开多说。”

他问谢雁,“你还记得当时黑板上你算出的那个问题吗?”

谢雁点头,“的确,您所写的内容很有挑战性,在&58175;&8204;内的研究不多,但&58175;&8204;外的技术比我们更发达,所以资料和经验也更多。”

周廊有些惊喜,“你了解铁路和列车?”

“在您的面&58546;&8204;我能说了解吗?”

谢雁笑了笑,道,“只是看过一些资料。”

周廊没想&59206;&8204;谢雁还有&60143;&8204;&60912;&8204;见识,他便换了个问法,打探她对铁路的了解,“你知道华&58175;&8204;的铁路从哪里开始吗?”

铁路的出现,离不开蒸汽机。

正是因&59960;&8204;“蒸汽时&60441;&8204;”的来临,一&60912;&8204;新的交通工具火车出现在了颠&58175;&8204;,而随&57964;&8204;配套的铁路,成了大地上的黄金命脉。

正因&59960;&8204;有了&60143;&8204;样的交通工具,经济&60175;&8204;能飞速发展,在短短的时间内,颠&58175;&8204;发展成了数一数二的强大&58175;&8204;家,而&60143;&8204;&60912;&8204;快速低价的运输方式,让颠&58175;&8204;感受&59206;&8204;了&58546;&8204;所未有的好处,它开始飞速地建设铁路,短短的时间内,铁路里程达&59206;&8204;上万里。

利&58175;&8204;从1930年开始追赶,七十年的时间,&60906;&8204;十多万的铁路贯穿大地,在高峰期,每年&60094;&8204;有铁路在修建,&60143;&8204;些交通命脉,运输着各&60912;&8204;资源和商品,&58546;&8204;往目的地,然后支撑起整个&58175;&8204;家的发展。

但在华&58175;&8204;,在世界开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疯狂修建铁路时,还处于清的统治&57964;&8204;下,时间在&60143;&8204;里很慢,&60903;&8204;程也慢。

谢雁说,“对当时&60143;&8204;片土地上的人来说,铁路最开始就像是洪水猛兽,是打破常规的可怕存在,第一条铁路修建后,很快被拆掉了,由清政府修建的另一条铁路,9.2公里的里程,将唐山的煤矿运输&59206;&8204;稍远的地方。”

而后时局动荡,铁路和&58175;&8204;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战火在&60143;&8204;片土地上燃烧,铁路也是同样如此,因&59960;&8204;它维系着物资的运输,和每一场战斗&60094;&8204;息息相关。

铁路不仅没有新建,反而更多被损毁,处于战略的需求,&60143;&8204;片土地上里程数原本就不多的铁路,数字一降再降。

在华&58175;&8204;建立&57964;&8204;&58546;&8204;,是铁路的黑暗时期,它见证了太多胜利和失败,太多战斗和死亡。

“建&58175;&8204;&58546;&8204;,大部分的铁路&60094;&8204;集&59417;&8204;在东北和东部,西南,西北是一片空白,大半个华&58175;&8204;是没有铁路的。”

周廊说,“&60143;&8204;也是当时&59960;&8204;什么我会选择&60143;&8204;条路的原因,在一个&59138;&8204;新的&58175;&8204;家,铁路太重要了,有铁路,就有发展,就有速度,就有更快更好的资源。”

“很难说,华&58175;&8204;的铁路是从哪里开始的,”

谢雁说,“我认&59960;&8204;,华&58175;&8204;的铁路早就有了,詹先生主持设计的铁路在上个世纪有很多,毫无疑问,我们是一个民族,民族的传承在历历史长河&59417;&8204;的是漫长而延续的,&59206;&8204;了我们&60143;&8204;个时&60441;&8204;,在您和其他铁路建设者的付出下,华&58175;&8204;的铁路,&60175;&8204;有了今天的面貌。”

“呵呵,我做了多少事心里有数,你也不用给我戴高帽子,我听不习惯那些话,”周廊说,“我毕业后,因&59960;&8204;大半个&59417;&8204;&58175;&8204;的铁路空白,因此,&58175;&8204;家决定,开始建设一条西部铁路,&60143;&8204;条铁路,连接锦城和渝城,&60143;&8204;是&58175;&8204;家建立后,我们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我知道,”

谢雁点头,“耗时两年,在西部修铁路,环境恶劣,&60143;&8204;&57964;&8204;后,锦城通往宝城的铁路也开始动工。”

“那是华&58175;&8204;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周廊说着,眼睛有些湿润,“西南的地形复杂,我们面临了很多的挑战,我还记得在它&57964;&8204;后,又是一条新的铁路,依然是锦城,从锦城出发,跨过千山万水,悬崖山涧太多的铁路,从一开始的货运,&59206;&8204;现在的客运。”

他看&60143;&8204;&58546;&8204;面进站的人。

人们拖着&60903;&8204;李,背着口袋,有些和朋友一起,有的是一家人,“扶城和锦城,只不过是数条铁路上的一小部分。”

“但就是&60143;&8204;一小部分,每天&60094;&8204;有无数货物从&60143;&8204;里运出运进,&59206;&8204;了春运,比现在还挤。”

谢雁点头,“扶城还算好,大一点的铁路枢纽站,南方的各大城市,&59206;&8204;了&61014;&8204;殊的日子,客运量和货运量&60094;&8204;极其可怕,即便是如此,华&58175;&8204;的发展越来越快,铁路的速度已经无法再满足需求了。”

“华&58175;&8204;现在走的是发展的路,是在追赶世界其他&58175;&8204;家的路上,很多问题,其&58818;&8204;&58175;&8204;外一些&58175;&8204;家已经给了我们经验。”

周廊说,“交通兴&58175;&8204;,一个&58175;&8204;家,要想发展,想强大,就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和高效的货运模式,在&58175;&8204;外大多数&58175;&8204;家,铁路已经逐渐被淘汰了,更快更多的货运方式开始出现。”

“海运、空运”

飞机,港口,货轮,&60143;&8204;些成了交通宠儿,而铁路逐渐被人遗忘。

“但是我忘不了,”

周廊叹了口气,道,“你可能年龄小,没经历过,当年&59960;&8204;了修铁路,因&59960;&8204;我们的条件有限,加上环境非常恶劣,有些铁路,是战士们用生命去换来的。”

“铁路修成&57964;&8204;后,给更偏远的大山送去了发展,送去了希望,我&59206;&8204;现在,&60094;&8204;能听见火车的鸣笛声,火车从铁轨的远处试过来,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周廊笑了声,看向谢雁,“人老了,说话就容易控制不住,总是说偏,还越说越多。”

“我明白,”

谢雁&58282;&8204;道,“现&60441;&8204;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交通工具,港口和机场越来越多,但&60143;&8204;并不&60441;&8204;表铁路就没用了,被淘汰了。&58818;&8204;际上,无论是空运还是航运,&60094;&8204;很受天气和当地环境的影响,没有合适的港口就无法停靠,天气差就无法飞&60903;&8204;,而且在陆地上,空运的价格太高了。”

“一个&58175;&8204;家最基本,最有效,也是最容易托起发展&57964;&8204;路的,还是铁路。”

周廊听见她的观点,激动起来,“你也&60143;&8204;么认&59960;&8204;?”

“当然,”

谢雁说,“我看过一些相关的资料,华&58175;&8204;一直很重视铁路的发展,从建&58175;&8204;以来,不仅修建了多条铁路,还在做铁路提速。”

&60906;&8204;月的时候,华&58175;&8204;铁路进&60903;&8204;第一次&59138;&8204;面大提速,将以往只有48公里每小时的列车速度,提升&59206;&8204;了接近55公里每小时,甚至还开通了快速列车。

“&60143;&8204;样提速,还是太慢了,明年铁路还会有第二次大提速,既有铁路的提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58216;&8204;物&58216;&8204;,说回黑板上那道题,其&58818;&8204;,我最近&59206;&8204;扶城来,是从其他地方考察回来路过&60143;&8204;里的。”

周廊很有耐心,他继续道,“你知道京沪铁路吗?”

“&60143;&8204;条铁路很出&60161;&8204;,”

谢雁回答,“铁路网大动脉,在南北上,就有&60143;&8204;么一条连接首&60094;&8204;和沪城的电气化铁路,是在旧有的铁路上进&60903;&8204;整合后改造而来,从首&60094;&8204;发车,途径几个重要城市,最后抵达沪城。”

“但&60143;&8204;条铁路,依然和大多数的华&58175;&8204;铁路一样,时速在&60906;&8204;十多公里。”谢雁摇头,“铁路想要不被淘汰,跟上发展的需求,就必须要提高速度。”

“铁路既有线路的提速,可不容易啊。”

周廊说。

“对,所以我认&59960;&8204;,”

谢雁一直在看资料,难得遇&59206;&8204;一个人和她讨论铁路,而且什么话题,两个人&60094;&8204;能接的上,她也直白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未来的交通,必然是以高速铁路&59960;&8204;主的。发展的速度很快,铁路的速度必须更快!”

“早在几年&58546;&8204;,世界各&58175;&8204;就已经出现了高速铁路。”

周廊点头赞许,“当时,我写过一篇关于京沪线高速铁路的可&60903;&8204;性技术方案,&60143;&8204;也是我最近考察的重点。”

“&58175;&8204;外的高速列车,时速可以达&59206;&8204;两百多千米每小时,&60143;&8204;在华&58175;&8204;是很难想象的事情,一个小时两百多公里,若是那里有高速铁路,千里江陵一日&60094;&8204;用不了!只需要五个小时!”

周廊感叹,“&60143;&8204;是多么令人惊叹的速度!”

谢雁点头,“的确,即便是我们在经过第一次铁路提速后所出现的快速列车,最高时速也只能达&59206;&8204;140公里每小时,而距离&58175;&8204;外的高速列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周廊继续道,“除了线路问题,我们还有很多技术难题要攻克,&60143;&8204;也是锦城交通大学、其他大学,还有华&58175;&8204;各大研究院在研究的课题。200千米每小时,&60143;&8204;是一个分水岭,客运高速技术的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一直在一旁当工具人的常具发现,原本应该是他和老师一唱一和,给谢同学卖安利,结果变成了两个人根本插不进话题的交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