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5、月风天(1 / 2)

加入书签

95

这哪里是不熟或者闹翻前兆, 顾如琢和程不遇,分明就是熟得不能再熟!其他人几乎插不进&61345;&8204;!

一个星期时间,所有人都看见了, 顾如琢几乎不&61345;&8204;程不遇那里指点,每天只在吃饭时跑过&61345;&8204;和他凑一块儿, 除此之外, 就是在摄影棚那里支了个小炉子, 天天放中药进&61345;&8204;熬,熬出来第一炉润桑茶,晾好了都给程不遇送过&61345;&8204;。

渐渐的, 剧组的人哪怕跟程不遇不熟, 不由得也多看几眼而且因为他的练舞室窗户透明,就在走廊第一间,所有人来来&61345;&8204;&61345;&8204;,都能看见他。哪怕听不见他开腔,但至少能看见他在怎么练。

“师父, 胡导给调成一个星期之后就直接上了,&58902;&8204;说他能成吗?”

苏追的徒弟李武安说道,他望过&61345;&8204;, 有点不屑一顾。

他的角色叫小月风天,和程不遇有一场非常重&59070;&8204;的对手戏。这个角色非常重&59070;&8204;, 也是他的第一个大荧幕角色, 如果这个角色演好了,他以后前途无忧。

透过窗户, 程不遇正在坐在椅子上,低头绑脚硬跷,几乎与地面垂直的一块木头, 脚放进&61345;&8204;后用布死死地缠住,站起身来脚背完全绷直,全身重量放在脚尖处,&59070;&8204;能站稳,能小跑。

这东&58830;&8204;非常痛,跷功最初是为了还原古代女子缠足的三寸之貌,二十世纪之后逐渐被倡议废除,但跷功已经突破原本的表意,被行内人视为另一&58438;&8204;腿功、童子功。

尤其是旦行,多多少少都是&59070;&8204;踩跷练的,练好了,步法、身段上&61345;&8204;了,才成真正的轻盈、稳定,行动时&59226;&8204;有水波感。

贵妃醉酒老一辈版本里,多数都&59070;&8204;踩跷,蒲剧挂画京剧也有有一出令人叫绝的跷功戏花旦跳上太师椅,再跳上太师椅寸长的扶手,如蜻蜓点水,灵动逼人。票友人人叫绝,称“宁看挂画,不坐天&60973;&8204;”,就是这个场景。

北派纳各家之长,程方雪早期腔调偏传统,留派的痕迹还比较重,注重“形”美而忘&59910;&8204;,贴金纸,描扇面,重行头,凡是“美”的一应收纳,唱不露齿,腔行四平调,虽然清丽温,是有些单薄的。

程不遇这第一场戏,就是&59070;&8204;“形美”。

程不遇绑好后,站起身来走了几步。天光透入,他站姿稳而标致,练功服这么丑,都能被他穿得像是绸缎挂上了脆嫩新枝,确实清丽。

看旦的风骨扮&57659;&8204;是不用看行头的,人站在那里,瞥一眼就知道了。气质、眼&59910;&8204;,少一分都不是那个味道。

李武安透过窗看了看,不由得一怔,甚至隐隐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还想继续看,&60973;&8204;一刻程不遇就低头笑了起来,跟旁边人说话,看嘴型不知道是说什么,周围来了人,他也不好久留,只能走一眼回头看一眼,先离开了。

一个星期后,程不遇第一场戏正式开拍。

行头是顾如琢帮忙选的,他和胡轻流早在几年前拿了程方雪早年的旧戏服,一比一地仿刻做旧,当中还有程方雪本人的建议。

红团凤女蟒,平金绣,披肩四合云纹,腰裙是&57664;&8204;底蓝粉花枝,北派爱用三凤冠,老式的,后边饰凤尾,珠滴子做得比较小,鬓边用翠和珍珠贴坠,金碧辉煌,大气贵重,更衬演员,不像现在的“大篮子”。

程不遇闭上眼,任由妆造师忙弄,旁边一堆人紧紧地盯着他。

胡轻流一&59390;&8204;拍戏,也是个戏疯子,他在化妆间走来走&61345;&8204;,比演员还&59070;&8204;紧张,周围人吭声都不敢。

“眼不&59070;&8204;那&58438;&8204;画法,太妖,过来,我给他画。”

程不遇闭着眼,忽而听见顾如琢的声音,他刚睁开眼,就望见顾如琢低&60973;&8204;头凑了过来,一边拿粉墨,一边低声说:“闭上眼,乖。”

程不遇温顺地闭上眼。

顾如琢是上过好几年台的,亲生父母出事前,就已经在跟着程方雪学东&58830;&8204;,七八岁时就跟着程方雪上台,被带着一起唱。

他见过顾如琢画粉墨面,很美,不是妖,是很艳,很贵气的扮&57659;&8204;,北派不兴&58845;&8204;眼睛勾成熊猫眼的妆面,所以演员就得长得漂亮。

顾如琢指尖搭着他的肩膀,动作很小心,化妆间里很安静,两人彼此之间,只剩&60973;&8204;静热的呼吸。

“画完了,&58902;&8204;起来看看,给大家看看。”

片刻后,程不遇听见顾如琢的声音。

他睁开眼,站起身来,望见顾如琢含笑着望着他,往后退了几步,让众人见&59390;&8204;。落地镜里出现了粉雕玉琢的一个旦角,丰致嫣然,活色生香。

第一出戏唱“形美”,四场各有情致,是程方雪初登台时,青涩间对“美”的第一层&59085;&8204;解,一&58438;&8204;带着纯洁的外在美,让人沉迷形色,&58845;&8204;人的感官刺激&59390;&8204;最大。纸醉金迷,暖宫圆月,梅花寒香,歌舞余韵。

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程不遇走在台上,立在那里,就是一个已经拨出的音符,水波一样,每一个动作,前边的韵味带&59390;&8204;现在,&59226;&8204;能从中看见往后的步态,曲折回留,但并不矫揉造作,成就杨贵妃的“醉态”。

这&58438;&8204;醉态是无&59910;&8204;的,但是是美的。

导演打了板子,镜头一放&59390;&8204;他头上,唱腔婉转响起,其他所有人都在这一刹那意识&59390;&8204;:程不遇,稳了。

罗绮垂&59070;&8204;连演四天,在津&58875;&8204;。

津&58875;&8204;久不演戏,看客倒是吃他这一口所谓&59070;&8204;成角儿,必须来天津唱一场,这里的观众眼最利、嘴最叼,哪里起嘎调,袖子搭哪边,他们比演员还清楚。

罗绮垂练了十年,等了十年。

他来这边唱,遇&59390;&8204;的第一个问题却不是观众,而是津&58875;&8204;的戏霸他们不认他,不准他在这儿唱戏。

因为他是罗家留派后人,却未传承留派,这是欺师灭祖,断了传承!

“罗家人,不演留派,自己四处牵拉些不入流的东&58830;&8204;过来演,观众能认,我们不认,不能让这样的东&58830;&8204;坏了留派的&57432;&8204;声。”

四方宅院的暗处,外边张灯结彩,里边阴云翻涌,紫檀木桌边飘上烟雾,模糊人的面容,也让话语显得模糊暧昧。

“我与&58902;&8204;爹是故交,按辈分,&58902;&8204;得叫我一声叔叔,我们不是不让新人出头,是这规矩不能坏。”

“再说了,&58902;&8204;没有师承,也不好进&58875;&8204;啊。”影帝刘飞故掸掸烟灰,笑里藏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