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5章(1 / 2)

加入书签

万寿节后, 镇南王就启程回南疆了,留永宁公主和两个孩子在京城。为了不让朝中百官多想,乾德帝下了口谕, 说他体谅永宁公主和沐贵妃久不见面, 就留永宁在京中小住一段时间。

这道口谕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 只当乾德见到永宁公主和她那两个活泼机灵的小孩后,重新宠幸起永宁公主的生母沐贵妃, 所以才特许永宁公主留下来陪伴沐贵妃一些时日,一时间,安国公府又热闹起来, 每天登门拜访的人不在少数。

京城的天气渐渐热起来,转眼就到了五月, 正是百花盛开, 果子也即将成熟的季节。

御花园的荷池一片绿色的荷叶, 还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尹璁每次从这里经过, 又憧憬起摘莲蓬吃莲子的日子。

不过这会儿离吃莲子还有好长的时间呢, 尹璁只好先打消这个念头, 蹦蹦跳跳地往沐贵妃的寝宫走去,今天永宁公主又带城儿姝儿进宫陪沐贵妃了, 他要去和城儿姝儿玩。

这段时间永宁公主可没少带两个孩子进宫,可把尹璁给乐坏了,每天都有两个小孩陪他玩, 不知多有趣。小太监们不敢和他玩的, 城儿姝儿可以和他玩, 他就整天带着镇南王的小世子和小县主在宫里胡作非为, 闹得宫里翻天覆地, 御花园的花都不知道被他们摘了多少。

尹璁一路小跑到沐贵妃寝宫,还没进门就囔囔道:“城儿姝儿,小外公又来找你们玩啦!”

不等沐贵妃宫里的太监出来迎接他,城儿和姝儿听到他的声音,就迈着小短腿从正殿里跑出来,见到他后激动地扑上去道:“小外公小外公,您终于来了,今天您要带我们去玩什么呀?”

尹璁一手拉住一个,就将他们往御花园里带,路上神秘兮兮地对他们说:“刚才袁骁哥哥进宫,给我带了个风筝,我们今天去御花园里放风筝吧?”

城儿姝儿闻言拍手道:“好呀好呀,我们去放风筝!”

放风筝这种事情当然是交给尹璁这个大孩子来做,两个小一点的孩子就只负责跟在风筝后面跑,御花园里到处都是他们三个的欢笑声。

风筝被尹璁放得很高,稳稳地飘在半空中,尹璁这才停下奔跑的脚步,站在原地拉扯着风筝线,好让风筝在空中动起来。

城儿和姝儿开心地抱着他的大腿,仰着脸往天空上看去,不停地说道:“小外公好厉害啊,风筝飞得好高。”

尹璁被两个小屁孩赞美着,心里得意得不行。

有嫔妃从御花园外面经过,偶然间抬头看到天上飞了只大风筝,便新奇地停下来观看。宫里不知多久没人放过风筝了,自从皇子公主们长大后,其他人哪里敢在宫里放肆地玩风筝?

今天在宫里看到风筝,她们欣赏的同时,也不忘了让身边的宫人去打听是谁在宫里放风筝。

宫人们去打听了一下,很快就小跑着回来了,哈腰点头地对主子说:“回主子话,是小公子和永宁公主家的小世子小县主在御花园里放风筝呢。”

嫔妃们闻言觉得也是,除了小公子和因为小公子而受陛下宠爱的小世子小县主,还有谁敢在宫里大张旗鼓地玩闹呢,她们早该想到的。

尹璁跟两个小孩放了一会儿风筝,在太阳底下奔跑得又累又热,只好先去树荫下休息一会儿。

城儿姝儿乖乖地坐在尹璁身边,他们正是爱玩的年纪,静不下心来,坐着也不停地缠着尹璁问东问西,都是一些幼稚的问题。

尹璁也不觉得烦,一边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一边拿着几根草在手里编织成草环,戴到他们俩的头上。

小世子小县主平日在南疆镇南王府的时候,哪里有人敢这样和他们玩?被小外公戴上了草环,还觉得好玩极了,不停地问道:“小外公,我戴草环好看吗?”

尹璁就笑着点了点他们的鼻子,应道:“好看。”

就在他们三个在树荫下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有什么东西从树上掉了下来,从他们眼前落下,摔在草地里。尹璁只见是个黑乎乎的东西,落在草地上后不停地扑腾,发出脆弱的吱吱声。

尹璁带着好奇的城儿姝儿上前去看,只见是一只刚长出羽毛的小鸟儿,正无助地趴在草上叫唤。

城儿正是好玩的时候,见了这只小鸟就要抓来玩,姝儿心地善良,生怕哥哥弄疼这只小鸟,就拦住了哥哥抓小鸟的手,紧张兮兮地对他说:“哥哥你不要吓着它了,它好可怜的。”

见妹妹不让自己抓小鸟,城儿就听话地收回手,仰起头往树上看,仿佛在想这只鸟儿是从哪里掉下来的。

姝儿又拉着尹璁的手,焦急地问道:“小外公,这只小鸟该怎么办啊,它还不会飞,怎么才能让它回到树上?它的父母要是觅食回来看到它不见了,该多着急呀,我们想想办法送它回去吧。”

尹璁也正有此意,他摸了摸一脸担心的姝儿的脑袋,安慰她说:“姝儿不用担心,小外公这就把它送回巢里。”

姝儿用力地点了点头,然后又苦恼道:“可是树这么高,小外公要怎么把它送回去啊?”

今天负责跟着小公子,伺候小公子的小太监闻言,便主动上前道:“要不让奴才来试试看能不能爬上树,把这只小鸟放回去?”

尹璁却摇了摇头说不用,然后捡起无助的小鸟,没等众人看清楚他做了什么,他就一跃而起,飞到了高高的树枝上。

城儿和姝儿没想到小外公身手这么好,都惊讶地从地上站起来,见小外公站在摇摇欲坠的树枝上,又担心地喊道:“小外公,上面好危险的,您快下来吧。”

跟着伺候小公子的太监们见状,更是吓得魂都飞了,不停地在树下叫唤道:“小公子哎,您快下来吧,上面太危险了,您要是摔下来,奴才们就算有一百个头,也不够陛下砍的啊!”

偏偏尹璁听到他们焦急的喊声,一点都不放在心上,非但没有从树上下来,反而还往更加细的树枝上走去,看着即将承载不住他重量的树枝就要断掉,城儿和姝儿不忍心看他从树上掉下来的样子,害怕得捂住了眼睛。

小太监们更是吓得一身冷汗,随着小公子的移动而在树下移动,就算小公子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了,他们也能当个人肉垫,不让小公子摔伤。

没想到小公子并没有从树上掉下来,他双脚在摇晃的树枝上轻轻一点,飞高起来,将手中的鸟儿放到更高处树枝上的鸟窝里,就打着转儿慢悠悠地从树上落下,就跟一片落叶似的轻盈,完美落地,没有伤到一根毫发。

他大功告成地拍了拍手,得意地对一脸崇拜地望着他的城儿和姝儿说:“看,小外公厉害吧?”

城儿和姝儿马上将头点得像小鸡啄米那样,争先恐后地拍马屁道:“小外公好厉害的!”

尹璁便嘚瑟地哈哈大笑起来,可惜他还没能嘚瑟多久,就听自己的肚子发出“咕噜”一声,竟然是饿得打起了鼓。

城儿和姝儿耳朵动了动,显然是也听到了他的肚子叫的声音,他没想到自己还没耍够帅,就在两小孩面前丢了这么大的脸,不禁老脸一红。

为了不让小辈笑话自己,他便开口说道:“我们出来玩这么久了,想必贵妃娘娘和慧儿姐姐都很担心我们,不如我们先回去吧?”

城儿和姝儿毕竟是小孩子,思绪很容易被人带走,见小外公说要回去,就忘了小外公刚才肚子饿得咕咕叫的事情,屁颠屁颠地跟着小外公回去找母亲了。

回到沐贵妃寝宫,沐贵妃和永宁公主见他们三个玩回来了,便慈爱地对他们招招手让他们过去,笑着说:“你们回来得刚好,我们给你们做了鲜花饼,快来吃。”

尹璁一听说有吃的,马上跑过去,不停地问道:“鲜花饼是什么饼呀,是和皇后娘娘之前给我做的百花饼一样,里面的馅是花瓣做的饼吗?好不好吃呀,我想尝一个!”

城儿和姝儿从小在南疆长大,每年一到四月,就能吃上母亲做的鲜花饼,所以就没有尹璁这样大惊小怪。见小外公不知道鲜花饼是什么,两个小孩就争先恐后地给小外公介绍道:“鲜花饼是我们南疆的特产呀,里面的馅是玫瑰花瓣做的,又香又甜,可好吃了,小外公您快尝尝看!”

尹璁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鲜花饼放进嘴里,才吃了一口,就激动地赞美道:“好好吃呀!慧儿姐姐的手艺真好!”

永宁见他喜欢吃就放心了,笑着对他说:“璁儿要是喜欢,以后我再给你做一些。”

尹璁连连点头,坐在挨着永宁的座位上,边吃边跟永宁公主打听道:“慧儿姐姐,除了鲜花饼,南疆还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呀?”

永宁就笑吟吟地对他说:“南疆比较有名的,除了鲜花饼,还有雕梅,不过雕梅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成。前阵子南边的梅子成熟了,外公托人捎了些回来,我就在外公家做了几瓶雕梅,等过些日子就能拿进宫给你吃了。”

尹璁听说再过些日子就能吃道南疆特有的雕梅,就拍手道:“好耶,那我就等慧儿姐姐的雕梅做好啦!”

不过有吃的还不行,尹璁更好奇雕梅是怎么做的,就跟永宁公主撒娇道:“我还没去过南疆,不知道雕梅是怎么做的,慧儿姐姐可不可以做给我看呀,我好好奇!”

永宁能留在京城,还多亏了尹璁,这份情永宁不敢忘,所以尹璁提出什么要求,她都不会拒绝。见尹璁要看她怎么做雕梅,她便笑着应下,只是需要一些梅子。

正巧南方各地梅子纷纷成熟,地方官进贡了不少进宫给乾德帝,尹璁便让宫人以他的名义去仓库里取一些过来给永宁公主做雕梅。

但是雕梅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出来,新鲜梅子需要用石灰水浸泡数日,才能进行雕花,尹璁只好耐心等待。

袁骁昨日在都司时,突然收到乾德帝口谕,让他今日进宫一趟。于是今天一早,他就从都司赶回来。经过朱雀大街的时候,见街上有卖风筝的,想到尹璁和永宁公主两个孩子在宫里,可能没什么消遣,就顺便带了只风筝进宫。去见乾德帝的时候,把风筝交给了荣总管,让荣总管代为转达给尹璁,然后才走进乾德帝办公的御书房。

御书房里静悄悄的,只有乾德帝一个人在,袁骁进去后,撩起衣摆单膝跪下道:“臣袁骁参见陛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