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一章 刷点礼物不用说(为泡芙li打赏+)(1 / 2)

加入书签

小麦回婆家,去的时候是靠腿走。

走的她满头大汗,背着半筐玉米,将肩膀都肋红了。

再返回娘家却是坐车。

青柳村老老少少都知晓了。

连那走几步要咳几声的老大爷、说话直打岔耳聋眼花的老大娘都知晓,咱村啊,要借那做豆腐罗家的光啦,罗家那稀饭考上了。

村里借啥光呢,今年免部分粮税。

为啥要免一部分呢。

因为咱这地界过于偏僻,不像人家那好地方,像江南啊、鲁地、京城啊,反正咱这辈子也没机会去,就是听人说起过那些地名,那些地方的文人雅士比较多。恨不得将科举那些好名次全包了,不给别人剩下。你说,他们咋那样呢,吃独食。

尤其咱们这个县,穷乡僻壤的,更是三年五载的都考不出去几个,科举方面可怜得狠。

所以知县大人,为了鼓励大伙多送孩子念书识字,咱们县比别的县多一个好处,是咱自个县独一份的,那就是:

从童生开始,都不用是秀才公,只要有学子考中童生,家里就免缴当年税银。

而童生榜首,都不仅是自家的事啦,村里也会借光,会免当年份六分之一粮税。

这亏空,听人说,走县衙帐给补。

青天大老爷,要照咱老百姓看,那心肠真是嘎嘎好使,为鼓励科举不惜豁得出去。

当然了,话说回来,三年五载的,咱们县里也没有几个能考出去的。即便将童生、秀才、举人的榜首全算上,拢共也没几个人有这种资格被免税。

甚至好些年举人的榜首和咱县无关,说起来都磕碜。

而这还不是最惨的,最寒碜的是翻开咱县的地方志,就咱县,朝前扒拉个几十年上百年,都没有出过进士老爷,离得最近的进士老爷还是府城出身。

你说这去哪说理呢,咱这肥沃的黑土地居然不出能耐人。

却不曾想,罗峻熙这回居然成了榜首。

最稀罕人的是,就在那免征礼,能给村里抹六分之一粮税。

这一刻,有许多人听说喜信后,仍觉得不可思议和不敢相信呢。

这部分人是觉得,咱平日里虽然叫罗家小子“文曲星”,但是说实话,那是笑谈和美谈,带着点好寓意祝福的那种。

要不然,之前也不会连问都没问过里正:罗小子考上,咱村有啥好处?可见,大伙是真没敢想榜首出自咱青柳村。

哪怕只考上童生,村里人都会觉得已然很吃惊,结果整个榜首,就那一个独苗苗,真就花落咱村啦,妈呀。

这些没敢想的人,正经耽误了好一会儿功夫,七嘴八舌抓着报喜的连问了好几遍,又抓住懂科举事的里正爹,恶补了好几遍会借什么光。

当确定以及肯定,村里因有了罗峻熙会如何如何,惊喜已经完全压过吃惊。

好些位和罗婆子差不多年岁的妇女,恨不得架着罗婆子的胳膊让上车,喜话不要钱的朝外冒。

那林家婆子因着罗母最近时日不做豆腐,好几日见面脸色不开晴,再看眼下,不知道的人真得误会,会觉得瞧那热络劲像是罗峻熙的亲大姨。

倒是小麦这头,除了岁数大的和她说话,同龄的没几个打招呼,只远远站在自家男人身后看着。

村里那几位和小麦关系挺好的新媳妇,高兴是真挺高兴,自家也能省点税银钱不是?只是忽然有点不好意思了,不知要和小麦说些啥。而且这种场合,有家里男人有公婆,也不是她们能上前的。

可见,青柳村因罗峻熙高中榜首,沸腾了。

这不嘛,锣鼓声渐近,游寒村五叔站在村口迎接,差些看傻眼。

那青柳村不仅来人啦,而且还倾巢出动,出动全村的牲口车。

只看,头车骡脖上系着大红花,车上坐的正是罗婆子和左小麦,还就只坐她们娘俩,明明后几台车挺挤的。

关于坐车,罗婆子真就谦让过。

上车就叫过这个、喊过那个,招呼让坐她们娘俩的车,都在后面挤啥,尤其是那几位辈分大的,坐在后车算怎么回事。

但里正他爹,拽着里正儿子,恨不得按头不让上车。

那老爷子激动地挥着手当众喊话,非说她是什么功臣,是“英雄”的母亲,小麦是“英雄”的媳妇。说罗峻熙有今日,离不开她俩默默付出,她俩如若有一个拖后腿,都没有今日的成就。

还说,人家那讲究的官家都讲究个封妻荫子,咱虽然还没到那个程度,也不懂那些。但是在咱村里头,稀饭儿能给村里免不少税粮,让稀饭儿的母亲和妻子,今日享受一回最高礼遇当得起。

惹得大伙纷纷喊:“当得起”,也就没法再劝同车。

而且里正的爹,那位老爷子,今日比里正儿子还忙乎。

还牵头招呼着,不能空手去游寒村。

这么大件喜事,怎的,咱村里人不随随礼呀?

打比方,今年一家能给你们省一两银的税钱,那你最起码得照二吊钱随点礼吧?

没有白米,没有细面,你哪怕装点值二吊钱的苞米面也是那么个意思。

啥也不表示,只占便宜,一个村里住着,那是人干的事?

那老爷子说的直白,要礼要的响亮,且还威胁:还没发车呢,正装车,趁着有空,咱大伙就站村头这瞪眼看着,谁家跑的慢没随礼,谁家差劲。

那太差劲的人,往后干脆就少走动。

这种事情都不感恩,做人那么死性,还能指望和那样的人往后能处好?

这么一来,青柳村各家各户差些将鞋跑飞。都怕落后一步随礼丢磕碜。

反正总是要随礼的,快点儿不比慢好看?显得咱积极。

再说,拿少了,趁着人多的时候还能混进去。要是磨叽晚来,倒是容易被全村男女老少发现。

家家户户凑的粮,什么事就成全在众人拾柴火焰高,当各家各户全随礼了,粮食还真不少。

由于有了这些粮,路上,青柳村的小子提前报信,车辆队特意在赤水沟子村停下脚。

没一会儿,那沟子村养羊老头就牵羊来啦。

青柳村用各式各样的随礼粮食,以物换物,换来两头大活羊腿脚绑好扔在车上。

所以,此时才让五叔很傻眼,游寒村的人也纷纷看傻了。

瞧瞧,那青柳村的长辈们到了,不是随着游寒村的唢呐锣鼓走来的,是带车队。还带了两头大肥羊,真阔气嘿。

青柳村的里正,离老远就眯起眼睛笑,他深深的被游寒村人的表情取悦到了。

一边笑,一边看眼他爹。

还是爹厉害。

爹说:

大喜榜被游寒村抢走,咱青柳村已然很被动,还整个请咱们去,那咱们村就更要摆起“婆家”姿态。

哪怕是被请去做客,去的是游寒村的地盘,咱们也要拉起架势,比坐在自家村里吃饭还底气十足。

而想要仗义,就得比那“娘家”富。要不然空俩爪子去,甭管你是啥也直不起腰板,到哪里这个道理都说得通。

果然,感觉腰板真硬实。

咱可不是来蹭饭的。

青柳村人一到,两位里正就进行了亲切且热情的会晤。

两面村里的老人也都互相打招呼。

有的那都连着姻亲呢,即便不是自家的姻亲,外甥女侄女的也有嫁到青柳村的,还有青柳村的姑娘嫁到游寒村。

朱家杏林村里正,莫名感觉自己是多余的,又不能和小稻说话,那在忙着做菜,只能找老乡打听:“大德子呢,左家大姑爷干啥去了。”

嗯,同样的问题也出现青柳村这面,“咱童生榜首郎呢。”

游寒村村民们:

别问,问就是不知道。

问就是还没回来。

只知童生郎最近不招家,住在老丈人家说帮忙干活。

咱是没见着帮干什么活了,只看到天天朝外跑。跑的那叫一个欢。

游寒村人还要硬生生憋回心里话,心想:

还有一天更厉害,刚到地头,苗都没摸着就跑丢了。

当然了,能成为童生榜首的人,不帮岳父家干活就不干吧。

别说不伸手干活,即便往后吃饭要老丈人端到跟前,那罗峻熙也在咱十里八村第一女婿,他们家也想要这样的女婿。

……

火把闪烁,杀鸡、杀鸭子、杀羊上菜,晒场这里摆了足十张桌。

没资格上桌的,也都端着自家饭碗坐在长凳上喝口羊汤,或是蹲在哪里陪桌上客人唠嗑。

甭管是哪个村的人,都纷纷说:

“不一样了,撇子,你家有个这样的姑爷,再不一样啦。”

“那当然了,再朝上考考,咬牙供供,这已经见到天亮了,往后那就和咱这些泥腿子彻底拉开。”

左撇子喝的脸通红,说拉开啥呀,还是要种地,不种地吃啥喝啥。吃喝都没了,还臭美啥。

青柳村的老爷子笑着摇头,“你可别谦虚。有个那样的出息女婿,你就能吃顺口饭,干轻松活,那年年赋税愿意咋涨就咋涨,你不会犯愁。等考下秀才,你更能睡安心觉。”

心想:走哪还会被人捧着,你要是再说还一样,那就有点儿不实在了。

还好,左撇子一向是谦虚一半,实在一半,属于一半清醒一半醉的类型,闻言没再说那虚头巴脑的话。

而是笑的直用手抹嘴:“那对。不过,那也要看他明年二月秀才试咋样。孩子将来比起咱们摸土坷垃的,指定会强出许多,会和俺老闺女那小日子过的轻松点儿。但是和那些真正的富贵人比,还差着天地。谁知晓他最后能到哪一步。”

“错不了。”有人大声道。

一个喊起来,好些人也跟着说,一定错不了,都榜首啦,开玩笑,那是一般学问能考出来的嘛。

气氛极为热烈。

罗婆子在这份祝贺声中,听着那吵吵嚷嚷,看着那一张张脸,眼圈却一下子红了。

一幕幕、一步步供孩子读书的画面似浮现在眼前,当娘的哭了,感觉才上来那股激动劲儿。

“婶子……”罗母拽着秀花的手,之后再说不出话,只顾抹泪。

又拽把白玉兰的手:“他岳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