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0、第50章 搬出贾家(1 / 2)

加入书签

第50章 搬出贾家

这样跟师兄讲话的?杜仲瞪他, 心里又想,敢这样跟大舅哥说话,小子好胆!

杜仲死鸭子嘴硬, 有这几月反复思量,他心里也觉宋师弟“也还好”。

宋辰自拜了武师傅就与和杜师兄一道儿,这些年师兄弟两个早摸透对方品性了,宋辰知道只有这样说才能叫师兄同意将这些东西送去给安妹妹——只是也少不了挨一锤就是了。

不过谢鲸教他,要想娶媳妇就别要脸!

宋辰深以为然, 况且就算没有心上人是安安这事, 师兄也早跟亲哥不差什么了,也没少看过他犯熊, 被师兄教训多大点儿事呢。

果然, 立时就挨了师兄后肩上一虎掌。

宋辰忍住不动声色, 全忘了他大哥谢玉京自家都是个连续守孝, 二十郎当还一枝独秀、这上头只会“纸上谈兵”的‘苦命孩子’, 传授给弟弟的经验完全来自于同僚老粗们的显摆——现在他又缌麻孝了, 虽然只有三个月,也不妨碍官事, 只不过都中“好丈母娘们”打退堂鼓的颇多,谁家不怕自家闺女刚进门,婆家里那些个叔曾祖、伯祖爷就一茬茬的仙逝, 这哪个新嫁娘哪个丈人家受的住?先不说女孩儿如何罢,只说这丈人家, 姻亲关系这样近,为着自家女孩儿也得郑重,这一来光送祭礼、做路祭就得搭进去多少呢!

“那是个天坑!要么是家资丰厚到不在意这些,要么就是姑娘是家中独女, 不管穷富都陪给他家就是了……”都中有长舌的妇人这样言说。可哪有这等正正好的人家,门当户对的世家里头,富庶至此的少有,便是那难得的几家,也个个都有儿孙,怎可能将家财都耗在女孩儿身上。

就有人说这丧喜大事都是有来有往的,花出去的祭银份钱总有收回来的一日。可这也就是唬唬不知底里的新贵们罢,哪家能跟他谢家相比!一来别家未必有他家繁茂,二来古往今来都少有跟他谢家比长命的,旁的族支多的人家,那也是‘细水长流’的置丧过礼,给人个喘息的空儿,唯独谢家,攒了多年的老不死,到近些年才开‘喜丧’的头儿。就算人家是凭本事长寿,那也有一小撮人在背后刻薄:“靠这个发家呢?”——原来近些年天下承平,方起奢送厚葬之风,早年间各家老祖宗们没的时候,那丧葬都是简单至极的,这气派的祖坟亦是近两代的后辈们给修葺扩大的。仙去的谢家人辈分高,都中但凡要脸的勋贵旧交,祭礼祭棚都要格外厚一些儿。

“怎么就跟流水似的呢?”熙凤低声跟平儿说,她是个劳碌命,看戏也看不肃静,盘算着定城侯谢家那一位前辈出殡的日子,荣府得设路祭棚,这又是今年预算外的花销。

“亏得是及时改了规矩,”凤姐心有余悸,“若不然为维持官中的体面就得吃了我。”若是不管体统,不说老太太不应,便是连琏二都得生怨呢。

平儿悄声安慰:“定城侯府办丧的规格场面都有意简俭了,这次一同发送叔曾太爷爷和伯祖太爷,咱们只送一次祭礼,便是加上祭棚摆供的钱大抵也就二百银子,无论从哪里省一抿子也足够了。”

凤姐想起当初差点和谢家做了亲戚,捂着嘴摇头笑道:“得亏没将大姑娘给他家,若不然光这次八百银子怕都打不住,以后还了得?”从前还没想到这一桩,还是这次谢家一连去的这两个高寿长者当年俱都是功退的人物,不仅得了恩旨还封了谥号,这才叫京中注意着谢家这些低调的老人,恍恍然发觉他家曾祖辈上人居然还在世。

此时小戏台上《采药降魔》的端午样戏落了幕,贾母歪在矮足短榻上,笑道:“年年端阳节都是这几出戏,唱的再好,看过比一甲子还多的次数也絮了。”

宁国府贾珍之妻尤氏就笑道:“老太太还有一甲子的这样戏目要看呢,这会儿才哪到哪呢?”

“那不成了老妖精了!”贾母大笑道。

余下诸姊妹不提,薛姨妈、李纨、秦氏这些个妇人也各有新鲜话奉承,却都不及熙凤别出心裁,只见这凤姐粉面带笑,先不说话,轻轻拍了两下手掌心。

就看道方才台上饰唱除魔医仙的两个角儿就各自捧着个朱漆描金铺橙黄锦缎的小托盘上来,上面所奉的两种福物真真教人瞩目:一个是比□□头还大的何首乌,一个是状近满月、完满光亮的紫灵芝!

“闻贵府老祖宗松鹤不老,太上老君特送来福寿仙草!”

贾母欢喜的无可无不可,连命放赏。又拉过凤姐到怀里,连声笑说“好孩子!”又对薛姨妈等人道:“她这样孝顺有心,不怪我疼她。”

等下场戏又唱起来,趁贾母去更衣,尤氏因拉着凤姐哼道:“真是人比猢狲都精了!难为你怎么想着了这一出,只怕以后年年端午老太太都要提一回,说‘我们凤哥最孝顺!’可叫我们这些个一心孝敬的怎么作呢?”

医家本来就有端阳采药最灵的说话,连太医院都有寻一株好药,留待今日采摘的仪俗。尤氏心道,这些习风谁人不知呢,却偏偏只有凤丫头想出了献药的花招儿。

凤姐便是行了省俭的规矩,骨子里也是喜光鲜尚排场的,因此十分得意,笑道:“我原想献老参的,只是近些年好参愈发不好找……”

“怎么你们二.奶奶在找参吗?鸳鸯,我记得库里还收着几支,寻个大些儿的给你二.奶奶送去罢。”后堂,贾母才出来,听到个话音就吩咐鸳鸯。鸳鸯年轻耳朵灵,忙悄悄告诉贾母熙凤是要寻买好参敬献给她,贾母自是喜欢,仍

第50章 搬出贾家

命鸳鸯私下里给送去。

却说又唱了一折《正则成仙》的吉祥样戏,贾母等人皆不耐听了,只命台上唱着,她们在下面说话顽笑。

正当此时,传话人喜气洋洋的进来凑到熙凤耳旁说了一句话,凤姐目露吃惊之色,贾母看见,因问:“什么事?”

那婆子就笑道:“安大姑娘的哥哥得了圣上赏的端午赐物,现就给姑娘送来了!”

如同春节各勋贵之家有恩裳银,这端阳节也会得着宫内的赏赐,皆是些纱绢葛布、画扇之类应景东西。可那是台面上的人家都有的,没什么稀奇不说,就是东西也寻常的紧。

哪里能比圣人亲口放的赏赐呢。

一时大花厅里所有人都看过来,云安只好起身解释,说她哥哥有幸被选中为圣上献福,进西苑端午射柳,许是在比试的时候得的赏封罢。

贾母听闻,益发惊奇了,她却不知这安丫头的哥哥什么时候入军做官了。

凤姐忙帮腔道:“可是能干了不得的,如今已升了百户了。”却不敢提因剿匪有功,怕吓着了这屋里的锦绣弱质。

贾宝玉本意想着安姐姐生的这样好模样,她哥哥必然也差不了的,往常也思相会过,谁知此刻听了这些话,不禁大失所望,只认为又是个蠢鲁粗人罢。他想着,便叹气去瞧云安,可惜她一个灵秀女子,竟也像宝姐姐一般有个糊涂粗浊的哥哥,许是还不如薛大哥哥率直可交呢。

黛玉就见堂上所有人都摆出个为她大姐姐高兴的笑模样儿,唯独这宝二表兄,又作上了,唉声叹气的样子,倒像杜家大哥不是得了君王的赞善,反而是获了什么罪责似的。

这小姑娘性子上来,趁旁人不注意,狠狠剜了一眼贾宝玉,见他看过来就小.嘴一瘪,明明白白撇他一眼。扭脸不搭理状。

贾宝玉如遭雷劈,他何曾见过经过这种古灵精怪、生动有趣的嫌弃模样,也不知怎的,心口兀的突突突跳的厉害,贾宝玉握住垂在胸.前的通灵宝玉,一时痴倒。只觉别有风情,回味无穷。于是忽然脸红耳赤,既想要看又有些不好意思的,但眼睛还是躲躲闪闪的往黛玉那处瞧,嘴角也不自觉的扬起来,好像只看一眼就多高兴似的。

他素来爱美,不拘是人还是物,从来都是见了喜欢便由着性情亲近,哪儿有过这种想近又踌躇、唯恐唐突的心事。

宝钗在那传话的婆子进来前正与宝玉说话,因此坐的与他很近,正巧把这两人的眉眼官司看过正着,见宝玉神态,暗暗打量一回后便有些心惊——她到底长几岁,对比自己情形,心知这宝兄弟此时情形,却是‘情窦初开’的样子。

此三人的小戏并无他人注意,但因此时贾母兴头正盛,命请杜仲进来她见见,是以鸳鸯等忙忙的安插屏风,好一会儿让女眷们暂避。

杜仲明着送这些赏赐进来,而不是悄悄给云安,自有要显震一下的意思,他和宋辰都怕云安在这种朱门绣户里被人看轻慢待。

宋辰也跟随前来,只是在宁荣街外就停了马,抱着许师兄会籍此接安安家来一日的微薄希望,巴望能提前看一眼也好。

杜仲不仅将赏赐送来给云安,还给荣府送来好些头茬的甜瓜。

这甜瓜却是比市卖的要早半个月,杜仲人还未从外面进来,他送来的这瓜儿就被凑趣奉承的下人们拎着提篮跑的飞快的送到贾母面前来,讨她高兴。

贾母看那柳编的精致提篮足有十来个,里面有绿莹莹的,有白胖的,还有形似羊角的,笑道:“难为这孩子从哪里寻来的,竟然青皮脆、旱金坠、羊角蜜的都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