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章(1 / 2)

加入书签

韩运对待赵嵇的画,比对待玉佩和棋具要更珍惜,他笑了笑没有应,节目收尾后,专家又问他,这次提问完全是请教的态度:“韩老师,您年纪这么轻,为什么对于鉴宝这么在行呢?是自学还是”

“我也不懂什么真的假的,”韩运说了句实话,“这跟我见过的不一样,那肯定就是假的。”

专家脸一抽:“这样啊那您知不知道,这副临摹作品是谁的墨宝?既然您可以隔着玻璃看出这是名贵的澄心堂纸,那您一定知道点什么吧?”

韩运摇了摇头,没有说这是自己临的,而是道:“临摹的不错,所以你们博物馆可以继续收藏着展览不过,”韩运并不知道这画的“主人”是谁,他说道,“上半卷和下半卷合并在一起,是最好的,你们可以询问这半卷画的持有者,能不能有机会让这幅临摹作品合二为一吧!”

既然是他画的,他也就没那么珍惜,反正随时可以再画一幅,韩运不过是提了个无足轻重的意见。

专家深以为然,虽然不知道画家是谁,但想来肯定是不一般的,既然要收藏,那肯定就要完整地收藏在一起。

结果郑之闻绷不住了,他反应特别大:“说得轻巧,你怎么不把你的画捐出去呢?”

韩运没有恼,淡淡地瞥了他一眼,道:“赵嵇是我最喜欢的画家,这幅画是我的珍藏,收藏了很多年,保存得完好无损。”

“那你又凭什么要求要求别人把画上交!”

韩运说:“我不知道这画是谁的,我也没有要求谁,我只是看见一幅画分成了两半觉得可惜罢了。”

郑之闻皮笑肉不笑,心里认为他虚伪至极。

韩运不知道画是郑之闻借给节目组的,专家可是知道,而且不仅专家知道,很多工作人员、其他嘉宾也知道。

因为今天在韩运来之前,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流言,已经悄然传遍了整个节目组,他们都知道了,今天录制会曝光一件崭新的文物,那是郑之闻提供给节目组的。

谁都知道,这传言就是郑之闻的助理放出来的。

于是专家出来打圆场:“小郑你不知道吧,韩老师给国家博物馆捐过两个国宝级的痰盂,那个痰盂在苏富比拍卖出了三亿的天价,文物局跟苏富比拍卖行的人交涉都没有交涉成功,是韩老师拍了下来,并带回祖国,赠与国博!没有什么是应该的,韩老师不过是为我们考古工作者,贡献一份力罢了,更是为我国历史研究添砖加瓦!”

他把韩运的慷慨吹得天花乱坠,这么一对比,郑之闻如果不捐,就好像有些说不过去了。郑之闻的确觉得尴尬万分,但还是装聋作哑,“是吗?”

韩运没有继续耗费时间,他走向后台的时候,许多工作人员都跟他打了一声招呼,说韩老师再见。

韩运微笑致意。他再一次感受到那种受爱戴的感觉,可这一次他却懂得了更多,知道人都有许多张面孔,这些尊敬爱戴,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不会永垂不朽。

如果说他现在还相信着什么,那或许只有伏渊了。

从后台出去前,赵鲁先一步拉住了他,当着许许多多下班的工作人员的面,把韩运借来的那套棋具给他:“韩老师谢谢您的棋具了。”

许多人这才知道,原来韩运在背后也默默为节目组做了很多事。

他抱着棋具离开时,背后多了非常多的议论声,他变成了话题,变成了焦点。起初大家都以为他是花瓶,不过仗着有钱有颜,从模特转行开始混娱乐圈罢了。

现在人们才发觉韩运是真有才华,这等博古通今的才识令人刮目相看。

聪明人都懂得,这种有钱有势有颜值而且居然还不是草包的人,是万万不能交恶的。

约莫是知道韩运现在名声不是特别好,毕竟在大众眼里,男同毕竟是一件不光鲜的事。哪怕韩运出柜之后网上破天荒地没有一个人喷他,只有郑之闻的粉丝还在唧唧歪歪说他是个花瓶,有钱了不起啊。

所以赵鲁还是费尽心思地想替他挽回一点观众缘。

于是,赵鲁连夜让节目组后期赶制了韩运录制第一期节目片头的弹奏的视频。

国宝能言官微: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录制花絮韩运运宝现场演奏收音的古琴曲,神奇的是,我们都不知道他弹得是什么曲子,你们能听出来吗?秒拍视频

古琴十级,听完给韩运跪了,完全听不出来是什么曲,如果是自己作的就太牛了!

前奏有点像广陵散,越听越不像,而且演奏技巧要求比广陵散还难的样子,所以说这到底是什么古曲

有人看节目了吗?根据韩运一集拿出一件文物的速度,我估计这估摸是某个没能流传下来的稀世琴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