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四十章温度(1 / 2)

加入书签

<tent>

伊寻羽的回答还是有些过于保守,这是在离开漩涡向外走了十步后所得到的答案。

十步之外的地方,温度还在继续向下暴跌,从零下八十到零下九十,从零下九十到零下一百,直到零下一百八十后才堪堪稳定,不再是断崖式的暴跌。

按照记录,在旧世界真实存在自然环境为-80°左右的地方。

那个以种土豆闻名的传说之地,海拔极高,曾创北半球最冷记录。

但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却依旧可以有人生存,外出需要穿上厚实的防护服,将自己身上一切直接接触外部的地方都做好防护措施。

但即使是这样,这个哈气成冰的环境依旧会让呼吸出来的水蒸气在一切可能的位置挂上厚厚的冰霜。

不论在那种环境下生存是多么的艰难,都依旧可以证明‘在零下八十,甚至到零下一百,人类这种生命力莫名顽强的生物依旧可以存活’这种简单的论点。

也就是说,这个温度并非生命的禁区。

甚至如果在人类中筛选出少部分特殊情况,这个温度还可以继续向下调,比如零下一百四十?

但这已经差不多到达极限,再往下就不是人是否能承受,而是人体内的水分子会被瞬间停止运动,将人从内到外的冻成冰雕。

一碰,咔嚓,碎掉那种。

这是属于人类的极限之上,即‘非人’的领域。

如此并非一个夸张的说法,如果询问老一辈,经常能听到大雪封山,不得已外出途中生火取暖,结果一不小心把耳朵碰掉的说法。

这并不是夸张或者捏造,而是在当时的一种很普遍的情况。

顺便给不懂的解释一下,这里的碰掉耳朵只是字面意思。

在外面呆久了,耳朵已经冻硬,这时候只需要一个外力轻轻一碰……啪嚓,就好像掰断屋檐下的冰溜一般,耳朵也就从脑袋上掉了下来。

甚至感觉不到疼痛,因为这时候那部分的血液都已经凝固,神经也进入麻木的状态。在那里,你是没有任何知觉的,所以直到解冻之前都感觉不到疼痛。

除此之外,还有似乎传播更加广泛的冷故事。

在旧时代是没有马桶的,想要上厕所只能去外面解决。而在大冬天外出方便,必须要随身携带一根木棍,随着方便的过程不断敲打,省得那个地方被冻住。

e…这个说法并不了解,但理论上并非不可能。尤其对于某些,这方面功能不太优秀的人来说,说不定就是差那么一个口哨声的工夫。

而如果冻掉耳朵并非一种夸张,在当时也仅仅是因为耳部的血液循环偏少,所以热量的供应受阻所以会被冻僵。

那么,如果这个温度再往下调那么一点,是不是就能彻底压过人体的寒意,从而将人连同内脏什么的一起冻住呢?

答案是可能的。

而零下一百六十度,其实便已经达到了这一门槛。

再往下,液氮的温度是零下二百左右。

医学上,液氮的用途十分广泛,其中就有一条已经被提出,但尚在实验阶段,还没有彻底被应用上的技术——冷冻人计划。

也就是美队里面所提及的那个技术。

详细情况不说,冷冻人技术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瞬间将人一整块的冻成实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