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二十五章 精通玄学的香江主编(1 / 2)

加入书签

写完了两百字左右的简略背景后,贺云又在后边空了一行,继续写了四个字“主线情节”。

而后,他又空了一行,顶格写道:一天,男主角李冬宝与贺卫国来到了人民公园,刚巧在这里遇到了女主角戈玲,戈玲这时死死的拉住了一位老人,老人刚刚买了一个所谓的卫星锅,说是能接受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能量,这股能量可以达到强身健体,包治百病的目的,戈玲觉得是假的,就拉着她这位亲戚去找对方退货,男主角李冬宝与贺卫国觉得戈玲说得对,就和他们一块去了……”

大约十分钟后,贺云看着手中写的密密麻麻的稿纸,又在背面开始写这一集的剧本结局:最后,贺卫国写出了一篇名为《打假》的文章,发表在了《人间指南》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人也因此渐渐对气功骗局产生了警惕。

尽管贺云一再压缩,可整个简略大纲写下来,他还是发现自己写了六七百字之多。

但其实,这一集的情节并不复杂,难就难在对于剧本的台词创作上。

毕竟这是一部喜剧,就算是荒诞的喜剧,那也是喜剧,这台词必须要有强烈的“反讽”意味。

说白了就是制造反差,比如用特高雅的词语描绘粗俗的人,用特雄伟的词描述特庸俗的人,还可以一本正经地出丑,或者故意把大的说成小的、快的说成慢的、滑稽的说成庄严的,利用语境的错位抖机灵等等。

这才是这一集剧本创作的难点所在。

对此,贺云必须得找到语境之中的幽默感,反讽感。

这事说起来容易,但写起来其实很难很难,没有一定经验基础的人,还真不好写。

不过,后世,贺云听过不少的冷笑话,只要稍加变通,还是能够写出来的。

这不,写了几天后,他就渐渐找到了感觉,对于各个人物的台词,都能把握住他们的特点了。

…………

而就在贺云创作《打假》之时,远在晋省的刘慈心也收到了他人生当中的第一笔稿费,不算多,但也不少。

整整三百五十块!

这对于他而言,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毕竟此时的他,工资也不过才四十多块钱而已。

“啧啧……小刘,了不得!了不得呀!这么多钱,都抵得上你六七个月工资了,看来这写稿还是很有前途的!”此刻,坐在一旁的钟师傅一脸羡慕的看着刘慈心,不禁说道。

虽然他的工资比刘慈心高,可也高不了多少。

刘慈心这小子仅仅一篇小说就赚了这么多稿费,这自然让他很是震惊。

“钟师傅,我这其实算不得什么,就我这点稿费,还比不上人家一个零头呢!”

刘慈心所指的人自然不是别人,正是贺云,在他和贺云的通信之中,他也曾经了解过贺云的稿费。

当他听到贺云动不动就是上千块的稿费时,他一脸羡慕之余,也跟眼前的钟师傅一样,满脸的不可置信。

“你说的不会是那个叫满江红的作家吧?”这会,钟师傅似乎想到了什么,即刻看向刘慈心说道。

“嗯咯……!所以说,我还差的远了。”刘慈心笑了笑,点头回道。

“呵呵……那倒也是,据说那个年轻作家赚了不少的钱,出书都出过好几本了。”钟师傅呵呵一笑道。

“是呀!您看看这个……这就是满江红刚出的小说集,定价是一块一毛八,真贵!”刘慈心说了一句,连忙拿起了桌上放着的一本书,不禁感叹道。

“一块一毛八?这么贵!这能卖出去吗?”钟师傅一听刘慈心的话,不由再次咋舌。

“当然能卖出去!不仅卖得出去,销售还很火爆,我去书店买的时候,差一点就卖断货了,要是我的书能够卖的这么火爆就好了。”

说到这,刘慈心忍不住一脸期待起来。

见他如此,钟师傅赶紧咧嘴一笑,安慰他道:“会的!一定会的,老头子我相信你,终有一天你也会跟这人一样,书卖断货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