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两百七十二章:曹操七十二疑冢?假的!(1 / 2)

加入书签

老教授这话可谓是咄咄逼人,然而此刻,贺云却是淡然处之。

他顺势坐了下来,笑着问道:“彭教授,您刚刚说是,考古是考古,可是以晚辈看来,考古便是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就如那些未曾发现的空白的历史,若是我们连猜测的勇气都没有,又何谈求证呢?”

“你这小子,还真是诡辩,我并不是让你不写考古类,我的意思是,你所写内容得经过证实,不然岂不是在误导读者?你要知道,考古不是请客吃饭,这可是要载入史册的,若是人人如你这般,那历史岂非儿戏?”

对于贺云的解释,老教授顿然间笑骂了一句。

“不不不彭教授,这怎能算是儿戏呢?我这不是向您来求助了吗?”贺云微微一笑,摇头反驳了一句,而后,他不禁将目光落在了眼前的老教授身上。

“你”

而老教授一听贺云这话,顿时哑口无言。

过了片刻,老教授似乎缓和了一下语气,淡然一笑,对贺云道:“巧舌如簧,小子!你很好!这次就算你通过了,不过”

说到这,老教授故意停顿了一下,继续道:“不过,你还得跟我说说,你具体想了解那一段时期的墓葬葬俗,是东汉末年?还是三国,亦或是两晋,这三者虽然年代接近,但葬俗却还是有所不同的。”

老教授话落,贺云当即就回答道:“彭教授,我其实是想了解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葬俗,更准确的说是曹操墓七十二疑冢。”

“曹操墓?七十二疑冢?哈哈哈哈小子!曹操哪有什么七十二疑冢?这都是世人牵强附会上去的而已,在官方史料上,曹操的高陵可是有着明确记载的,你可别为三国演义等一些民间文学作品所误导了。”

对于贺云的回答,老教授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一旁,高老也看向贺云解释道:“小贺,曹操的高陵在史书上,比如三国志水经注都有明确记载,墓葬就位于邺城城北以西12里处,尤其是上边还特意注明了,是位于邺城西门豹祠以西12里,可见史书上是有着明确记载的,曹操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疑冢之说,这其实都是北宋之后,曹操被定为奸雄,民间这才慢慢形成的一个错误观念。”

“高老,彭教授,你们所说的这些,我当然知道,事实上,在此之前,我就对曹操的高陵有过深入了解了,曹操墓是依照曹操遗命,从简了丧葬仪式,不封不树,也正是如此,曹操死后几百年,地表遗迹便全无了。”

“但即使如此,到了唐代,唐太宗还祭祀过他,北宋之后,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再加上明清家的演绎,这才让曹操有了七十二疑冢之说。”

贺云的这一席话不禁让眼前二人愣住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贺云年纪轻轻,还不是历史专业的学生,居然会知道这些。

尤其是彭教授,他本以为贺云就是一个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的作家。

但现在,他发现自己竟然看走眼了。

这哪是不知天高地厚,这分明就是有备而来,胸有韬略呀!

“咳咳小同志,刚刚是老头子我不对,说的话可能有些重了,我向你道歉。”

“彭教授,您这话严重了,我只是觉得,固然有虚构之言,可如果没有原型或是真实的素材作为基础,那创作出来的东西便没有了灵魂,只剩下了空洞,这般作品岂能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作品。”

“是呀!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确实是衡量一部文学作品优秀与否最根本的因素之一。”这时候,老教授也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说完这话,老教授随即起身从一个抽屉内,拿出了好些书籍与自己手写的资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