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三章 八十年代的高考作文(1 / 2)

加入书签

对于语言修辞这本专业书,贺云是越看越觉得自己还有诸多不足之处。

许多写作手法,他都是野路子,若不是他用剧情与丰富的情感来掩盖了自己之前的作品不足,只怕他之前投稿的那些都会被通通打回来。

“看来往后我得多学习学习了!”贺云暗暗叹了口气,不禁嘀咕了一句。

半个小时后,他焦躁的心一下子沉静了下来。

于是,他重新拿起了放在一旁的史记继续看了起来。

不得不说,他这个办法还真有效,看史书的效率一下子提高了许多。

又是两天后,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气温再次骤降,此时已然降到零度以下了。

贺云提着个烘笼竹制烤火炉刚坐到桌前,却是一愣,突然间,他想起了一件事,一拍自己额头,嘀咕道:“差点给忘了,我不是答应高老,这周去他家,帮她女儿补习作吗?”

“好像只剩下两天了,看来我得准备准备,明天下午就得出发了!”

想到这,他放下了手中的资治通鉴,拿起一旁的备课本,提笔写了起来。

他虽然答应了给高老小女儿补课,但不可能去很多次,一来,从镇上坐船去城区,耗时实在太长了,不方便不说,甚至每次还要在城区住一晚,才能有船返回镇上。

二来,他也没这么多时间耗在这上面,他还得读史学习,还要给六妹贺小莲补课,所以,他必须要缩短给高老小女儿补课的次数。

不过,作为一名老师,自己既然已经承诺了人家高老,自然得帮人帮到底,可不能随便敷衍一下人家就算了,必须得有显著效果才行。

毕竟人家高老无偿借给了自己这么多史书,于情于理,他都得对她小女儿的课业负责不是。

为此,他必须得备好课,然后,再想一想有什么特别有效的办法,来帮助高老的小女儿提高她的作水平。

备课很简单,关键是要想出一个高效提高写作水平的办法。

对于这一点,贺云自然是有不少心得的。

事实上,要想提高作水平,不外乎就一个,多读多写。

读自然就是要针对性得读各种名著典故、成语之类的,写,就是要针对性的写各类作。

毕竟现在的高考,考的无非就那么几类作。

不外乎材料作、话题性作,命题作、看图作以及半命题作这五大类。

事实上,后世的高考作也一样,大多都是这五大类其中一个或者两个任选一个。

当然,相比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高考作题目大多富有哲理性,也多是议论,甚至还出现过读后感这类作。

而就作题目形式而言,八十年代的高考作是有所创新的,比如首开了漫画作先河,在某一年的高考作之中,就有过漫画这类高考作。

而九十年代的高考作,也继承发扬了八十年代高考作的风格,大多都是议论,只不过,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话题性作突然崛起,最终改变了命题作一家独大的局面。

这天正是星期五,下了两天雪的天空,总算是放晴了。

贺云拿着备课本,又拿了点钱与其他必要的东西便去了镇上。

第二天,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他登上了城区码头。

揉了揉朦胧的睡眼,贺云带着备课本径直去了县志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