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4章 大宋(2 / 2)

加入书签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

正月初二,赵匡胤统率大军离开都城,夜宿距开封东北20公里的陈桥驿,兵变计划就付诸实践了。

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

“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

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

正月初三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遂拥立他为皇帝。

这就是有名的黄袍加身。

黄袍加身之后,赵匡胤就自立为皇。

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

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卒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

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

这时后周宰相范质等人才知道不辨军情真假,就仓促遣将是上了大当,但已无可奈何,只得率百官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禅代诏书,宣布柴宗训位。

赵匡胤遂正式登皇帝位,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封恭帝柴宗训为郑王。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赵匡胤就开始平定各地的叛乱。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

公元990年。

现在当政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

宋太宗赵光义,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开宝九年,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

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纳土归附。

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

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赵匡义死于997年,现在才990年,距离赵匡义驾崩,还有七年。

这七年,祖国刘江涛做很多事情了。

最少,赵匡义是知道饕餮的。

五十年前,他虽然才一岁,可是,却也算是饕餮的见证者之一。

没有任何的犹豫,刘江涛直接前往汴梁城。

也就是传说中的开封府。

喜欢我在位面捡垃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