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六三七章 诸位是高高在上者(1 / 2)

加入书签

这是谢道韫的潜台词。

谢道韫方才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而在场的众人无不是关中都督府的中坚力量,杜都督的底线在哪里,大家还不清楚?

所以谢夫人这根本不是在陈述一个缺点,一个大家担忧的问题,而是要让在场的诸位尽快拿出来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阎负深吸一口气:

「百姓的想法各不相同,且现在都督府鼓励开办报纸,一些民间报社也如雨后春笋一样产生,这无疑有利有弊。

民间报社的想法有时就能够代表百姓的想法,呼吁减少对外战事,注重发展民生的也不在少数,这说明现在关中的百姓中,至少也有期望安定的。」

「此言差矣。」林丛站出来说道,「这些报社的背后,多半也都有商贾的身影,甚至还有南方世家派人前来关中开设报刊的,因此报纸也不过是一家之言,都督府现在允许这些报纸发行,是因为如今关中的风气还算积极向上。

一旦关中的风气舆论出现问题,那么这些报纸必须要统一听从都督府的指挥,都督府没有时间和精力放任这些报纸在外宣扬任何有违于都督府策略的理论和说法。

因此余认为这些报纸的想法不足为凭。」

既然都督府能够把报纸作为进攻手段,让江左世家等左支右绌,那么现在江左世家也能够利用都督府在宣传口上的开放,反过来恶心都督府。

所以这些报纸反应的口风和所谓的民心,不见得就是关中百姓的民心,而是其背后掌控者的心思。

谢道韫温声说道:

「都督之前就曾经说过,想要听一听百姓的声音,就要到街坊里巷、到田间地头上去。

现在余询问诸位,百姓的心声如何,诸位竟然直接把报纸作为一种证据,这说明在诸位的心中,田间地头上的百姓已经不再是百姓的代表,能够代表百姓的又重新变成了那些编写报纸的执笔者,那些能够掌控报纸的人。

这些人,和诸位是站在一个高度上的,甚至站得更高,享受的也更多,所以他们又如何能够代表广大的百姓呢?」

说着,谢道韫已经起身,目光在诸多哑然无语的官吏们身上扫过:.

「而诸位是官,是高高在上者,又如何能够代表广大百姓呢?

百姓们到底在想什么,又为什么这样想,看来诸位已经不甚清楚了。这样吧,给诸位三天的时间,余想要看到诸位提交一份关中百姓对于自己所处部门负责事宜的看法。」

官员们都楞然抬头,现在正是战事紧张的时候,谢道韫却让他们去做这件事?

听上去就像是直接休沐三天,到田间地头上逛一圈似的。

怎么都有些不务正业。

「若是都督府从根上就发生了改变,就要烂了,那么向上走再远,又有什么用?」谢道韫不疾不徐的说道。

这位已经多次代替杜英执掌都督府的女子,说话总是这般平和,但是却带着让官吏们无从抗拒的力量,大概是因为关中真的在她的手中有所改变了吧。

「所以趁着现在,最后的战事还没有来临,诸位还有时间低头看一看,自己是不是走错了路,也看一看关中,是否真的如同诸位所预料的那样。」谢道韫下了结论,「如果没有其余的问题,那我们三天后见。

余很期望诸位能够给出自己的想法,关于如何解决今天所讨论的这几个问题,无论对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