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8章 千手如一人(1 / 2)

加入书签

陷阵营,田狐狸五大王牌营之一,号称“千手如一,攻无不克”!

于禁与田军交战多年,自然知道陷阵营的厉害的,而且,这么多年做战,曹军与陷阵营也曾多次交手,从未在陷阵营手中沾到过半点便宜。

不过,于禁同时也知道,陷阵营精于野战配合,却极少用于攻城,所以,于禁之前也不是很担心高顺动用陷阵营。

现如今,一听到陷阵营的吼声,于禁便立即意识到了不妙,连忙下令调虎贲队前来增援。

虎贲队,正是于禁手中的一支精锐,尽是挑选军中猛士组成,专门用来支援有危险的城墙段的。

但是,当于禁下令调虎贲队时,却发现虎贲队正在百米之外的一段城墙上协助守城。

这就是高顺的调虎离山战术:先用敢死猛士在较远的一段城墙上打出一轮猛攻,吸引对方的预备队,再用最强的陷阵营乘敌不备,突起发难!

陷阵营的攻势迅捷无比,而且极善互相配合,这种配合,在摸上云梯那一刻开始,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现在是每七人一个小组,前面两人是陌刀手,中间两人是长枪手,后面三人是连弩手。

前面的两名陌刀手,都是身披两层钢甲,寻常刀箭难伤,妥妥的钢甲勇士。

他们手中的陌刀,是田峻从汉代斩马刀中改良过来的:其刀刃长达三尺(汉尺),刃宽八寸,刃薄而背厚,利于劈砍。刀柄长亦三尺(汉尺),可双手持刀。

这种刀,在猛士手中,每一出刀都可将猛士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这就是陌刀手的厉害之处。

中间的长枪手也与众不同,他们除了身穿一层钢甲之外,手中的精钢长枪也比寻常长枪要长出很多。

汉代的制式长枪大约是一丈(汉尺,约237米),而陷阵营的长枪长达一丈三尺(汉尺,约308米)。

而且,这些长枪手还人人身佩钢刀,腰悬短斧,背插四支投枪。这种强悍的装备,使得他们虽是小组的第二序列,“伤害输出”却可以盖过第一序列的陌刀手。

最后的连弩手也与寻常弩手不同,他们手上的弩不是五矢连弩,而是十矢!

五矢弩与十矢弩的差别是什么?差别就在于弩架的大小。寻常士卒通常只适用于五矢弩,但这些高大的陷阵猛士,却可使用放大版的连弩……十矢弩。

这些强壮的弩手,也是身穿一层钢甲,背负长弓,手持大号连弩,身佩钢刀。虽在第三序列,“伤害输出”亦可盖过第一序列。

总之一句话:虽是三个序列,“伤害输出”却等同于一个序列,这便为“七人如同一人”创造了条件。再辅以非常默契的配合,便可以给人一种“一个脑袋,十四只手”的感觉。

这种配合,在摸上了云梯之后,便开始发挥出了极大的威力。前面的陌刀手无惧刀枪,持刀向前,快到城头时,陌刀横刀,磕开刺来的兵刃,双脚双手一用力,便翻过城垛,滚入城头。

没错,是滚入城头,仗着“皮厚”,直接滚入城头!

这是一个……有特殊用意的战术配合动作!

陌刀手滚入城头,必然导致城上的守军出现一刹那的注意力分散,与此同时,也为陌刀手身后的长枪手便空出了视野!

长枪兵需要的,就是这一刹那的机会!两支长枪如白蛇吐信一般连刺三下,然后纵身一跃,也是滚落城头!

这又是一个……有特殊用意的战术配合动作!

分散守军注意力,同时也清空身后连弩手的视野!

身后的三名连弩手举起手中的连弩,将连弩伸出墙头,分三个方向就是一顿扫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