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5.年(1 / 2)

加入书签

今年这个春节,算是他们这一小家子的第一个团圆年。

本来想着把老太太接来一块过,但阳历年赵兰香生产,刚给老周家添了个大胖小子,老太太哪能走得开。

要不是儿媳妇和孙子正上学,老太太早就张罗着发电报往回喊了。

本来打算放寒假赶回去,添丁进口是大事,一大家子也好团圆。

但老太太给儿媳妇下了死命令:不准回来,抓紧趁着亲家有空,把他孙子和孙媳妇的事定下来,反正兰香生产都没赶上,干脆也别急着回来。

董齐是腊月二十一回的京城,老小子混大发了,西装笔挺,人模狗样,后边跟着一个助理一个秘书一个保镖,场面之大,就像宫里的大内总管出行。

拜年走动应该等到年后,实在亲戚是初一到初五,没有血缘的是初五到初十。

董齐这趟是跟大老板做述职报告,算不上拜年,所以就赶在年前回来。

登周扬的门,他自然不会装腔作势前呼后拥,换了一身不太出格的衣服,提着点老字号的糕点。

天气凉了,窗底下的石桌子太冰,坐不成,西耳房改成了书房,用来会客。

董齐年岁比李佳大,也不用跟李佳问好,直接就进了书房。

规规矩矩的坐好,“周先生,我回来了。”

周扬紧了紧大棉袄,往炉子里扔几块煤,才坐下,“喝啥?可乐还是咖啡?”

“周先生别拿我打趣了,还是茶吧。”

周扬点头,韩芳熟练的倒水泡茶。

“咋样,我妹子不比你那个助理和秘书差吧?”

董齐摆手,“不差。”

韩芳笑吟吟的,手里的动作却不慢,“谢董老板夸奖。”

知道韩芳和周家的关系,董齐不敢拿大,赶紧摆手,“韩小姐谦虚了。”

“可不是咋的,谢他有个屁用,他又不能给你涨工资。”

韩芳泡好茶,给他俩倒上,之后出门,要到年底,她的事也多。

周扬气哼哼的,朝着韩芳的背影吼道,“妹子,太不听话了,扣你工钱。”

“来吧,尝尝这茶,回了京城就得喝茶,这叫入乡随俗。”

董齐说,“周先生此言差矣,我可不是入乡随俗,准确的说是归乡遵俗。”

喝了一口茶,他赞道,“好茶,茶汤清亮,茶味幽香。”

周扬矜持的点点头,对品茶这方面,他很有发言权,他好这口,德四儿和小五子到处寻摸着给他淘换好茶。

别看是用不起眼的瓶瓶罐罐装着,他的茶叶没有凡品。

一泡茶下去,董齐给他倒上,他问道,“王大状没跟你一块回来?”

董齐说,“港岛那边还得有人盯着,老王毛遂自荐,而且他也比我合适。他有留英的背景,本地佬都服气,我算是见识老王的厉害了,指着洋鬼子骂街都不落下风。再加上他也熟悉西方的那些法律法规,吃不了亏。”

说起来还有点吃味,与老王相比,他倒是不占优势,要不是凭借着几次神乎其技的出手,那些本地佬根本不会拿正眼瞧他。

可面对老王这个留英的大状,那些人就成了软骨头,见了面都恭敬的一口一个王生。

周扬安慰他说,“你也别多想,那些人蹦跶不了几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