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老主簿挂心着两位小主人, 特意端了清心解忧的煎香茶送来。停在书房门口,对着王爷鼻尖的牙印错愕半晌,飞快退出去, 将茶往廊下尽数泼了干净。<(w-ww.clewx.c o m最快发)p>转眼年关已至,接下来的几天, 京中显而易见多了人走动。

汴梁街头,大小勾栏五十余处, 百八十酒楼,处处热闹非凡。

新酒启封,屠苏酒香从街头溢到巷尾。每到此时, 大醉街头者不少, 加上口角斗殴、趁乱打劫的,禁军日夜巡守京城, 忙得焦头烂额。

萧朔执殿前司, 受命巡逻, 又要入宫面君,尽力寻回府的机会,竟再没得空。

王府书房内, 玄铁卫引来了提着年画的开封尹。

“大理寺的事,竟就这么了结了。”

开封尹搁了手中纸页, 敛衣落座:“这几日连小朝会也歇了,皇上不问,朝中不查……若不是几位大人还在府中禁闭, 这场火倒像是从未烧过一般。”

卫准执掌开封, 奉命查这一桩纵火的案子, 这些天日日来琰王府,已将路走的熟透。

今日照例来琰王府问案, 卫准进了琰王府书房,坐在桌前,同老主簿道了谢,接过了一碗热腾腾的盐煎面。

云琅靠在暖榻上,看着曾经冷淡刻薄的开封尹,心情复杂:“案都结了,卫大人是拿什么借口来府上蹭吃蹭喝的?”

“皇上受侍卫司蛊惑,那日当着百官苛责了琰王,担忧琰王心有芥蒂。令下官以问案为由,设法体恤。”

卫准:“杨阁老未能将琰王引去集贤阁,为弄清那日情形,另寻他法,令下官前来试探。”

云琅揣着暖炉,面对黑白两道从容游走的开封尹,一时竟横生敬意:“如此忙碌――”

“……况且。”

卫准道:“下官几日前拜访琰王,见琰王鼻间印痕,很是艳羡。”

云琅:“……”

阁老日日垂训,卫准这几日都在设法不去集贤阁,眼看着琰王用“脸上受了些小伤、不便露面”的说法回了杨显佑,也很想学上一学。

榻上无人,卫准静坐三日,没想出妥帖的办法:“下官请教琰王,琰王又不肯明告。”

云琅:“……”

卫准诚心请教,理正衣冠:“故而,来贵府同云将军取经……”

“……”云琅耳廓通红,咬牙打断:“再给卫大人加碟酥琼叶。”

老主簿笑呵呵应下,吩咐后厨烤馒头片去了。

卫准说清了来意,朝云琅一拱手,又坐回桌前,端了那一碗盐煎面,接了下人送来的竹箸。

食不言寝不语,开封尹有了筷子,再不提府外情形,只管埋头吃面。

云琅被梁太医一套针法扎倒在榻上,此时不便动弹,抱着暖炉,思索一阵:“大人可知,大理寺卿有何额外处置?”

“监管不力,罚俸三月。”

卫准吃净最后一根面,搁下碗筷:“事发之时在休朝期,大理寺卿又不在场,失职之责免半,合律法。”

云琅沉吟着,向后靠了靠。

卫准看着云琅神色,怔了怔:“此事可有不妥?”

“论律法,倒没什么不妥。”

云琅道:“但论此事,却未免放得太轻了。”

卫准原本也有此一虑,被他提起,点了下头:“确实。”

纵火那日,看大理寺地牢中的情形,各方反应都焦灼不定、蠢蠢欲动,显然擅闯玉英阁是件极要紧的事。

偏偏这些天下来,竟都无端来了默契,倒像是没人再记得阁中那份几乎能要命的、当今皇上曾与贼人结盟定约的誓书。

云琅端过碗药,喝了一口:“我疑心过誓书真假,也想过玉英阁是否只是个幌子,实则另有谋划。”

“跪经时,琰王倒是曾叫下官寻着机会,鼓动大理寺卿问过一次,‘那东西便不要了么’。”

卫准道:“只是阁老答得滴水不漏,寻不出端倪。”

云琅蹙了下眉:“如何说的?”

“事已至此,纵然名不正言不顺,总归木已成舟。”卫准逐句复述,“又能如何。”

卫准将此话带给萧朔时,也曾觉得奇怪过:“襄王一脉明明钻营已久,如何竟这般容易灰心,说退让便退让了?下官也反复思虑,想来大抵是阁老忌讳,不愿明说,故而拿这些话搪塞罢了。”

云琅这几日始终觉得有地方不对,只是一时尚且捉不住闪念,搁下药碗,点了点头。

“罢了,总归年关将近,过了年再说。”

卫准到底不通这些,勉力想了一阵,终归作罢:“殿前司实在雷厉风行,开封狱眼看又要塞不下,下官还要再回去升堂,不叨扰少将军。”

云琅哑然:“如何捉了这么多人?”

“每年这时候开新酒,都有当街大醉的。”

卫准焦头烂额:“醉了便要吵,吵了便要动手。有人真醉,有人装醉,趁着此时不肯讲理、只管胡来,又能如何?无非在开封狱里清醒一夜,教训几句,罚些银两,遣人送回家看着罢了。”

往年汴梁这时也有不少当街斗殴浑闹的,开封府自己的衙役巡街,一向管不过来,只能挑打得太凶狠过头的,狠狠罚上几个,姑且以儆效尤。

今年年关,殿前司接管了京城防务,有醉卧失态者一律依法收监,再不留半点情面。

卫准纵然有只知律法不识时务的名头,一个个审下来,也已将升堂木拍得手疼:“将军见了琰王,多少劝上一劝。那些书生文人打架,一只手便能拉开,拉开便是了,何苦要一路拉到开封狱去?”

云琅几乎已想出来了萧小王爷的铁面无情,清了清喉咙,压下嘴角笑意:“我劝劝他。”

卫准拱手道谢,又谢过了老主簿招待,将新烤好的酥琼叶以油纸仔细敛成一包,提着匆匆走了。

云琅靠在窗边,慢慢喝了两口药,又凝神理了阵思绪。

天要落雪,他胸口又有些闷,拨拉开了百十来个插销,要偷偷开窗透一透气,忽觉不对。

回神抬头,便正迎上了横眉立目的梁太医。

云琅这些日子已被盯得严透,咳了一声,当即躺下:“我绝对不曾乱动。您见了,地都没下过,一直在这暖榻上……”

“你人倒是不曾下地。”

梁太医瞪他:“心怕是已飞到汴梁街头的殿前司了。”

云琅信誓旦旦保证:“定然没有,才出了王府,溜达出金梁桥……”

梁太医叫他气得直吹胡子,将人按住,不由分说起了封着穴位的几枚银针。

云琅闷哼一声,缓过眼前白光,奄奄一息原地散架:“……回来了。”

“叫你睡觉,你连眼睛都没合过。”

梁太医横看竖看他不顺眼:“当初谁对老夫说,若是得了空,定然高卧不起,睡上三天三夜的?”

云琅躺得溜平,他这会儿当真有些想念汴梁街头的殿前司都指挥使,咳了咳,挺不好意思:“独守床榻,空枕难眠……”

梁太医已被这两个小辈折磨了多日,早练得金刚不坏,不为所动,重新在气海穴下了针。

云琅还在回味昨夜萧小王爷在榻边躺得那一炷香,猝不及防,身子一绷,没了声响。

老主簿守在一旁,他已不少见云琅治伤,却还是被眼前无异于受刑的情形骇得心头一紧,快步过去:“小侯爷――”

云琅胸口起伏几次,冷汗顺着鬓角淌落,眼睛反而亮起来:“不要紧。”

“如何不要紧?”老主簿看着他煞白脸色,心疼得团团转,“您每次行针都避着王爷,如何得了?总该叫王爷抱着……”

云琅眉睫间尽是涔涔冷汗,神色反而从容,握住榻沿,任梁太医埋头行针:“今日之后,就能叫他抱着了。”

老主簿一阵茫然:“为何偏偏是今日?年节未过,王爷今日只怕还要忙……”

“同你们王爷没关系,是他自己的毛病。”

梁太医依次捻过诸枚银针,抹了把汗,将银针一枚枚起出来,瞪了云琅一眼:“矫情。”

云琅受他一训,嘴角翘了翘,单手一撑,已自榻间利落掠在地上。

老主簿在旁看着,忽然回神,心头骤喜:“小侯爷,您的内劲复了!”

云琅敛了衣物,朝老主簿笑了笑,好声好气哄梁太医:“杏林圣手,医者仁心……”

“你们琰王府是不是没一个人想过第三句?”

梁太医瞪他一眼:“原本还该再封个几日,彻底养养你这经脉气海……还是算了,若再叫你躺上七天,你当真能给老夫撑着七天不睡觉。”

梁太医行医多年,也是头一回见着这般的病人。

安神助眠的药量已加到了极限,除非真想把人药傻了事,否则断不可再加。

云琅给什么药喝什么药,叫不准下榻就足不沾地,也配合得很。

偏偏就是睡不着。

萧朔什么时候回了府,在榻前短短陪上一阵,云琅也就能睡上几个时辰。这几个时辰里,但凡门前窗外有半点声响,哪怕只是玄铁卫巡逻走动,也能叫他瞬间警醒,睁开眼睛。

“不肯叫你们王爷抱着行针,想来也是因为这个。”

梁太医接过老主簿递的茶,一口喝净了,没好气道:“没看他这些天打蔫得厉害?罢了罢了,自己慢慢调理去,总归好生养个几年,也是一样的。”

云琅不辩解,由梁太医点着训,虚心赔礼认错:“劳烦您了,定然好好养……”

梁太医佯怒着又瞪他,看着云琅分明好了不少的气色,终归没提起气势,摆了摆手:“行了,出去散散心罢。”

老主簿在一旁凝神听着,闻言微愕,不放心道:“才好了些,就能出去了吗?”

“旁人若是受了他这等伤,自然不能,他出去逛逛,倒也无妨。”

梁太医懒得多管,收拾药箱:“但凡习武的,冬练三九夏三伏,练得太狠,根基多多少少都有损伤。故而虽比寻常人扛得住伤,真触及根基,自然疾如山倒……他却不同。”

“你问问他,当年太医院那些滋补的名贵药材,都叫谁吃了?”

梁太医说起此事还觉来气:“偌大个太医院!要找个二十年的老参,竟还得去府库撸袖子翻……”

云琅不料他还记着这一桩旧账,轻咳一声,给老太医捶了捶肩:“叫我吃了。”

梁太医扫了云琅一眼,拉过他一只手,将一匣益气滋补的玉露丹拍在云琅掌心。

云琅自小练武,先帝心疼,不想叫他这般辛苦折腾,却架不住云琅自己格外喜欢。

先皇后与先帝不同,觉得男儿本自重横行,不该娇生惯养,就该摸爬滚打着长大。

在宫中时,每每小云琅练得精疲力竭浑身是伤,先皇后都不准人说情,只将上好的滋补药材做成药膳,叫云琅不知不觉吃下去。

日日锤炼,又有药力滋补护持,云琅的根基远比寻常人深厚得多,才能禁得住一而再再而三的变故。

“他只是伤得太狠,缓不过来,如今既已有了起色,自然能慢慢好转。”

梁太医道:“闷得厉害,就出去透透气。你心肺瘀滞虽有旧伤牵扯,大半却在思虑过重,长此以往,老了有你一受……”

云琅早被教训成了习惯,人在榻前老老实实听训,一颗心已飞过了金水河,溜达上了龙津桥:“是。”

“榻间事也该有节制。”

梁太医操心操肺:“你此前仗着底子,养了些时日,外强中干罢了。如今彻底倒了过来,若是气血波动,小心吓晕你家王爷。”

云琅一颗心溜达过了桥,上了街市,在醉仙楼的屠苏酒前绕了三圈:“是是。”

梁太医了解年轻后生,知道什么该紧要强调,合上药箱:“真节制不住,到情动时,倒也不必太忍着。那玉露丹是滋补心脉的,若是缓不过来,服上一粒,调息一阵自然好了,不要大惊小怪地来找老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