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彩蛋来了,原来是一赶二(求推荐,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贾化赶紧走进佛殿,冲着吴国太就是大礼参拜,“贾化于太后叩头!”

吴国太则是一声怒喝,“唗!甘露寺外的埋伏,可是你的主意?”

贾化一听,高呼一声,“哎呀,我说老太太呀,你说着甘露寺的埋伏啊!”

说着,贾化跪在地上,扭转回头,看向了台下,口中一段小贯口脱口而出,“无非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子流星,这个带尖儿的,带刺儿的,带棱儿的,带刃儿的,带绒绳儿的,带锁链儿的,带倒齿钩儿的,带峨嵋刺儿的,”

最后贾化再次扭转回头,看向了吴国太,一个头磕在地上,大声呼叫道,“我是一概的不知啊!”

这就是武丑的能耐,武丑在行内又叫做“开口跳”,善于念白和武功,这念白,一要爽脆响亮的白口;二要性格化的音色;三要鲜明的节奏;四要幽默的语气。

这一段贯口其实就是从相声里直接学过来的,但是又要跟相声里的贯口不一样,声调和气口全都要重新整理,要有个人的特色,这就要看演员自己的功底了。

台下的观众也是对这一段干脆利落的贯口非常的喜欢,不住的叫好鼓掌!

不过台上对这个货不满意的人就说话了,正是吴国太,只见吴国太看到这货巧言令色,也是大声喝骂道,“你这全身披挂还说不知,推出斩了。——”

裴琰之在一旁也是冲着刘备挥了挥手,让他讲情。

刘备也是心思通透之人,当然知道,如果今天让吴国太斩了贾化,自己就会跟东吴彻底的闹翻,别说娶亲了,估计是真的走不出东吴的地界了。

于是刘备赶紧上前,开口言道,“太后,将此人斩首,与儿花烛不利。”

吴国太这个时候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听到刘备竟然为贾化求情,对刘备更是满意的不行,面带微笑的问道,“他们设计害你,怎么反倒与他讲情?”

刘备这个时候也不能多说,只能拱手言道,“母后开恩!”

裴琰之这个时候也是凑上前去,拱手言道,“太后,新姑老爷讲情,总是要准的啊!”

吴国太看着这个很会给台阶的老家伙,也是心中很是喜欢,开口问道,“总是要准的?”

裴琰之点点头,言道,“总是要准的!”

吴国太哈哈一笑,然后看向了贾化,脸上笑意褪去,冷冷的说道,“今日将你人头寄存头上,还不谢过新姑老爷!”

贾化也是没办法,刚才差点没把他吓死,这说杀就杀啊,幸好有这位刘备讲情,要不然自己这条小命啊,就算是交代了。

贾化也不敢怠慢,赶紧冲着刘备磕一个头,口中感,我这脑袋就分了家了。从今以后,谁要再提杀刘备呀,他就是刘备的大舅子!”

刘备的大舅子,那不就是孙权吗,这小子话里话外好像对孙权有了几分不满啊!

这个时候,赵云就在他的身后,冲着他冷哼了一声。

贾化也知道赵云的威名,言道,“说的是好话,你也是这样嗯儿哈儿的!”

贾化拿起自己的所有兵器,下台去了。

刘备这也是被吓得不轻,一看外面的兵马已经撤了,冲着吴国太一拱手,言道,“儿臣告退!”

今天的事情确实东吴有愧,吴国太也不便挽留,于是言道,“太尉代送!”

一番吹打,裴琰之将刘备送到门外,两人拱手而别,刘备和赵云,从下场门离场。

裴琰之则是回到佛堂之内,一脸得意的看着吴国太,问道,“太后,刘备相貌如何?”

吴国太也是一个颜控,刘备的相貌也确实不俗,须发染黑之后,果然是深得老太太的欢心。

“果然不差。将皇叔送至东阁楼上,成其百年佳偶。摆驾回宫!”

第七场,《龙凤呈祥》名场面结束,裴琰之到了后台,好几个人走过来,赶紧帮他换衣服,因为,裴琰之今天的任务可是前面唱乔玄,后面还要赶一个刘备呢。

你说刚才唱刘备的那位演员怎么办,歇着呗。

裴琰之这也是在学古,当年马联良先生和梅兰方大师一起唱这出戏的时候,前面马联良先生就是唱的乔玄,唱刘备的也是一位名角儿,不过梅兰方大师在侧幕看到马联良先生唱的是真好,于是临时让人改了水牌子,让马联良先生在后面再赶一个鲁肃,这可算的上是当时一个名场面了,因为当初的规矩就是一个人只能唱一个角色,这可以看出当年梅兰方大师对马联良先生的喜爱。

所以裴琰之作为马联良大师和梅兰方大师的亲徒孙,也是要把这个名场面给演一下的,但是裴琰之可不会去演鲁肃,毕竟鲁肃的戏还是太少了,自己作为双庆班的“头牌”,肯定要挑这个大梁的。

不过,这换装成刘备其实也不需要太麻烦,就是换一下戏服和盔头,毕竟都是老生,差不了太多。

第八幕戏已经开戏了,外面孙尚香小姐第一次出场。

这位饰演孙尚香的演员也是裴琰之的一个师姐,是裴景祺的师兄的徒弟,这一次听说裴琰之的双庆班开张,所以这位师姐也是毛遂自荐,加入到了双庆班中,名叫苗旭,唱功也是非常的不错,所以这一次的孙尚香这个角色,裴琰之就让她来演了。

只见孙尚香带着凤冠霞帔出场,袅袅婷婷的,而且苗旭的外貌出众,眼神尤其灵活,将一个年轻貌美的孙尚香演的活灵活现的。

“昔日梁鸿配孟光,

今朝淑女配天潢。

暗地堪笑我兄长,

安排巧计害刘王。

月老本是乔国丈,

纵有大事谅无妨。”

一段西皮慢板,裴派的唱腔出自梅派,但是别有一种风味,台下的观众们也是听得频频点头,韵味十足。

孙尚香唱完之后,慢悠悠的走到了后面,坐到了中间的小座上,开口言道,“我,孙尚香。自幼不喜女红,爱习兵戈,常以武事为乐。我兄孙权,坐镇江东,承父兄基业,执掌东吴九郡八十一州。这且不言。只因我兄与周郎定下美人之计,将皇叔诓过江来。不想弄假成真,母后做主,将我许配刘皇叔为偶。今乃良辰吉日,笙歌皆奏,刀枪森严,好不壮观人也!”

孙尚香站起身来,她的身后站着八名侍女,而且房间内刀枪剑戟林立,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女子的闺房。

孙尚香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一样,不由得开口唱道,

“耳旁听得笙歌响,

想是皇叔入洞房。”

这个时候,锣鼓家伙的声音都欢快起来了。

裴琰之的一阵笑声先从后台传出,“哈哈哈——”

赵云先行出来,站定之后,喊道,“主公,请!——”

下面的观众其实都是懂戏的,知道这出戏,当初马联良大师唱的时候,就唱到第七幕就结束了,因为后面没有乔玄的戏码了,但是看到这次双庆班竟然把第八幕也亮出来了,不由得有些好奇。

说句不好听的,下面的人大部分都是来看裴琰之的,你要是后面的戏都没有他了,估计这些观众就算是脾气好,不起哄,估计也要离开大半,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对双庆班的打击就太大了。

但是也不能怪观众,从古至今,听戏都是听角儿,这就是曲艺行当非常重要的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