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窃听(1 / 2)

加入书签

在明白两位家主要去的地点后,刘枫会提前做准备,显然圣明皇帝题词的石碑并非事先就安排好的会见地。

正如归来山庄的突然调用一样,是东方家主心血来潮,选择的朝圣地点,已经有保镖在附近布围,刘枫打着工作人员的幌子,前去清理石碑和地面,打扫得过程中,微型监听器落下,潜藏在石缝中,就算被踩在脚底也能继续工作的高科技产品,刘枫佯装打扫完毕,走出石碑,全程都有人监视,刘枫扫地的动作没引起怀疑。

东方紫林和复叶家主来到圣明皇帝的题词石碑前。

“山河浩瀚心犹牵,不踏胡虏势不还。”苍劲气势十足的文字,正是圣明皇帝亲自写成,史书记载圣明皇帝是一位霸道的明君,几成真假无人知晓,唯一能够判断的是,圣明皇帝扩充了华夏国的领土。

扩充的代价是人命,那个年代所谓的胡虏早就不敢对华夏国大肆侵略,角色互换,华夏国的兵甲在圣明皇帝的带领下对胡虏和蛮荒地区开始了侵略。

史书记载都是蔚为壮观,大快人心,打的胡虏哭爹喊娘,而在所谓胡虏的史书记载中。

残暴的圣明帝君带着他的百万帝骑,对他们的家族土地开始惨无人道的杀戮与征伐,华夏国的历史也有记载不过很简短。

圣明帝君宣布使用焦土政策,来对付那个年代被他们不当人的胡虏边伐之人。

何为焦土政策,烧光抢光杀光。

华夏国所有的人民都在圣明帝君的宏大气魄与威严的统治下,迷失了心智,他们觉得扩充祖国的领土让祖国屹立于世界之巅是正确的决定,曾经受过胡虏的屈辱将在今日血债血偿。

可是…冤有头债有主,他们的屈辱早就是上上代乃至更久远的事,于他们这代人来说是无关的,焦土政策下具体杀死了多少胡虏之辈没有人做出具体的统计,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有野史做阴谋论的记载说至少死了三千万人,单方面的屠杀,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在华夏国倍受吹捧的圣君,在其它小国只是挨人唾骂的魔头。

刘枫对残忍的帝君没太大好感,圣医堂在三百年前就是圣明帝君的坚决反对者,甚至义务派遣门下弟子去胡虏边地义务救援,他们是了解真相者,也是遭到迫害的人,圣明帝君在位时,圣医堂悠久的历史险些就此终结,若不是那任掌门,聪明的带领大部分弟子逃跑,圣医堂可能就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直到圣明帝君病死,圣医堂的元气才慢慢恢复,刘枫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对圣明帝君的封闭,唾弃,谩骂,前辈们形容罪不可赦的帝君用了八个字。

“杀人狂魔,历史骗子。”

无口厚非人道主义者无法理解雄霸天下者的野心,他们不敢苟同以杀伐,强迫的方式让人屈服的方式。

野蛮的古代文明理解不了现代文明中对人的认知,当人连活着都是极大奢望时,巨大的杀戮在所难免。

刘枫讨厌将杀戮洗白者,他只明白一句话。

人是目的,而非手段,或许是人类中心主义使然,也是医生的特殊身份导致的复杂情感吧。

思绪被东方紫林和复叶家主的谈话唤起。

他们聊着圣明帝君的功绩,东方紫林笑得很大声,显然他对圣明帝君格外推崇。

“伟大的皇帝才能领导伟大的民族,我们华夏国民都是伟大的!”

复叶家主同样笑道:“你说的极是,华夏国的人都是伟大的,让那帮大国看看,我们华夏国的骨气与气魄!”

“正是有了圣明帝君才会让西方人正视华夏国的威严!”东方紫林义愤填膺的说了半天后,嘴角露出一抹阴笑。

这番话显然是准备好试探复叶家主的。

在华夏国夸华夏国的人民和帝君是最正确的,贬低一切,唯有帝君和人民最高,然而空洞的夸奖无法改变华夏国的权贵和人民是分开两立的关系,很多时候国民只受到权贵们的夸奖,却没有实际理想的待遇,除了压迫外,所有的许诺都像骗局。

两大家主将绝对正确的事情拿来聊,自然不会犯口头上的失误,两人还处在彼此试探的阶段,都是聪明人,明白对方想说的。

“圣明皇帝的字写的真漂亮。”

“极好,极好。”复叶家主拍手道:“练就漂亮的字不容易,俗话说,字如其人,能统治一国百万帝骑的人自非我等可以比拟的?”

“哦,是吗?”东方紫林突然踢了石碑一脚,他态度的转变让人摸不着头脑。

“仙化啊,若有一天宏图霸业摆在你我的身边,你会怎么选?”

复叶家主不急不缓的摸着石碑道。

“宏愿虽然伟大,不敌人心的残酷,紫林此事,你是说真?”

“我等。”东方紫林顿声道:“沉默太久了啊。”

两个老人望着石碑眼神矍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