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9章 出征(1 / 2)

加入书签

在俞瑶这边开拓了思路、又探知了家底之后,李春来的执行力还是很快的。

两三天的时间,竹筒制手榴.弹和定装火药都是排上了日程,并迅速进入到了测验阶段。

因为这两样的技术难度水平都不高,本身材料也不是稀缺材料,成果还是很喜人的。

又过了三天,各项论证、实验,基本上都已经没有纰漏了,几乎直接便可以进入量产的节奏。

不过,李春来还是忍住了。

还是要再经过十天、十五天,乃至是一个月的进一步强化试验。

毕竟,这种东西可不是好玩的,此时如果不把事情考虑全面,一旦用的时候出了问题,怕是大罗神仙也无能为力了。

但实验归实验,青州左营各部的操练,却已经开始朝着新技术的方向转变了。

就在这种疲惫却又兴旺的过程中,日子过的很快,很快便是来到了九月中旬。

这天,李春来好不容易忙里偷闲,正准备去东大牢找黄公公喝个小酒吹牛皮呢。

京师方向,噩耗陡然传来。

刚刚登基一月的泰昌皇帝,驾崩了

饶是早就对此有着一定的准备,可真正听到了这个消息,李春来还是有些懵,一种无法言说的懵

这里面,有惊恐,有畏惧,有不知所措,却又有着一种不太好言说的兴奋

时代,又变了啊

天子驾崩,俨然是天下间的头等大事。

饶是距离老百姓很遥远,但不可避免的还是要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一些影响。

毕竟,该避讳的东西,总是要避讳的。

李春来原本想找黄公公喝完酒,再去找秦玉奴的,到此时,俨然只能是作罢。

不过,事情虽是重大,对此时沂源老百姓的影响却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毕竟,就在不到两月之前,他们刚刚经历了雄主万历皇爷的驾崩。

思虑良久,李春来也做出了决定。

此次泰昌皇爷的驾崩,他便不去京师凑这个热闹、当戏精了。

一方面,李春来想去扶柩,究竟还是不够资格。

另一方面,饶是即将即位的朱由校仁厚,但自己究竟还是太年轻了,这般去要赏,俨然有点着相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大战在即,便是李春来,说没有压力又怎的可能?

便是南京的花魁大赛,李春来都是放弃了。

好在此时陈如意和秦玉奴都已经与李春来很稳定,有着李春来的强力支撑,两女对此倒也看的淡了。

当然,她们更害怕的是,李春来若是去了南京,再给她们找回来几个姐妹怎个办

但没多久南京方面便传来消息。

因为天子驾崩,他们的花魁赛也搞不成了,只能是拖到明年。

只是到来年这个时候,陈如意和秦玉奴怕是想去也去不了了

陈如意现在已经确定是有喜了,秦玉奴那边虽还没有动静,却是想来也快了

总不能,她们两个,到时候带着孩子一起去参加吧

就在李春来埋头苦练基本功,稳步提升的时候,时间过的也是很快。

跟李春来预料的差不多。

泰昌皇帝的突然驾崩,的确给大明的朝政运作带去了不少的压力,一切却还是在轨道中。

毕竟,大明的整个框架还是很完善的,长幼有序。

就算其中有着什么幺蛾子,谁又敢跟整个体制作对?

眨眼,时间便是到了腊月,李春来部青州左营主力,战力已经是初步成型。

而随着沂源春这个白酒新牌子,逐渐在大明打开市场,李春来也是收获颇丰,粮草辎重补给,也都是日益充盈。

这个过程中,辽地那边的动向也是愈发清晰。

后金鞑子已经是厉兵秣马,大干一场的迹象,尽显无余。

腊月初三,朝廷方面终于是发来了公函,要求李春来即刻率本部主力入辽,准备参与接下来即将展开的大战。

饶是李春来一直在精心准备此事,可真等事情来临,还是不免有些手忙脚乱。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相比于明军其他诸部,李春来他们青州左营的各种辎重,着实是多了一些。

而这段时间,辽地也发生了许多事。

一些细节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其中最核心、也是直观李春来利益的一大变动,便是熊廷弼已经去职,取而代之的是袁应泰。

不过,这位爷或许其他方面水平还不错,但是军事方面怕就不太能让人信服了。

只可惜,这是朝堂斗争的结果,李春来此时也发不上什么力。

两天之后,李春来部已经全部准备就绪,随着李春来大手一挥,青州左营五大营合计战兵四千余人,辅兵近两千人,民夫两千余人,近万人的庞大队伍,便是直接出发了。

而这时,李春来也给新皇朱由校发了一封密报。

事情的核心,自是奇袭老寨的战略规划。

说白了,到此时,李春来已经不想跟辽地那些大爷们玩了。

毕竟,跟他们混在一起,除了浪费时间,勾心斗角,生一肚子闷气,还能有个鸟用呢?

乃至,李春来都不怕未来的天启小皇帝不批此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