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才济济(1 / 2)

加入书签

韩馥就按照白阳纸现在的这个生产规模抽取两成,这个数字绝对是他其他所有收入的总和了。这就变相的可以多一倍的收入,而自己什么也不用管,是赔是挣也不用自己操心。要不然你以为韩馥会对白阳这么好?那怕他再在乎名声,也用不着这么折腾吧?直接说上两句话就可以打发了,那用的着大张旗鼓的给白阳摆筵、结拜,搞得这么隆重。

看着两人关系算是缓和了,韩馥对着白阳两人道:“这就对了,你们都是我韩某人的左膀右臂,就应该关系融洽,互相协助。”

说到这里韩馥看了一眼后面还有不少人要介绍,对着白阳道:“清,你们俩有时间再好好聊,不用急于一时。大哥再为你介绍一下剩下的这几位,这位是大哥账下谋士荀谌,字有若,有膳辩之才;审配,字正南;田丰,字元皓;沮授。这几位是张郃、高览。”

听着韩馥在一边介绍,白阳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声“碰、碰、碰”的直响,这也太刺激了,虽然有心里准备,但是真正见到几位的时候白阳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荀谌、田丰、审配、沮授、张郃、高览,这都是白阳急需要的人才啊!而且这几位个个在历史中都是特别有名的人物。但是看其形势,除了荀谌,其他几人在韩馥的账下混的不太好啊!从排位就可以看出来,韩馥对几人确实不受重视,没看见他们都在犄角旮旯里吗?白阳刚才进来扫了一眼都没有注意这一带的人。

说起荀谌此人,很多人觉得陌生,而且在史书上也没怎么详细记载过,也就比路人甲好一点。但是大伙儿有没有感觉到他的名字有点耳熟,不错,他就是王佐之才荀彧之兄。这么一说大家就应该明白了吧,白阳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不管荀彧有多大的名气,其实白阳能得到对方之助的可能性非常小。在白阳看来,他能反对曹操晋魏公、赐九锡,可见此人是一个忠于汉室之人,这样的人想为自己所用太难了。

田丰此人为人刚正,很少有领导者喜欢这样的人。不过其才能绝对超群,袁绍当时要是采用田丰的计策,曹操想统一北方机会很渺茫,他的才能就连曹操都称赞过,向使绍用田别驾计,尚未可知也。

审配此人按说刚开始不是跟随韩馥的,早年他应该是在太尉陈球的名下效力的,后来也是因为其正直不得志,投到了韩馥账下,只是就现在来看,他好像在韩馥手下也混的不怎么样啊!

审配此人真正出名的是他胁迫韩馥让出翼州,后来袁绍主翼州后,才对他委以重任,封其为治中别驾,并总幕府。

此人就白阳而言有一点小计谋,但是上不了台面。荀彧曾经说过:审配此人专而无谋。不过这个人在忠心方面到是被众人称赞,死的时候都要面北而死,可见他对袁家的忠贞之心。

不过白阳到时很纳闷,他对主子这么忠心,怎么会先弃陈球,后弃韩馥?这和众人所骂的三姓家奴吕布有什么不同?而且白阳感觉在历史中记载的有很多名人前后都跟过好几任主公,为什么唯独对吕布的评价会这么低?到后世人们一说起三姓家奴就知道是在说吕布此人。白阳到是很期待将来会一会吕布,看看此人到底有多不凡,让人们提起他的名字就骂?

白阳对沮授这个人的兴趣不下于田丰,此人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才能之高就是韩馥也对其很是重视,在历史中他当过韩馥的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

在韩馥准备让出翼州于袁绍之时,沮授此人就和长史耿武、别驾从事闵纯劝解过韩馥,并给韩馥提供了相应的计策,只是韩馥没有采纳而已。

后来在袁绍阵营中,沮授混的也不错。而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早在一年之前沮授就给袁绍出过这样的计策。建议袁绍迎献帝,迁都至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

只是袁绍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而已。后来就针对曹魏和袁绍集团的形势,沮授也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议,只是一直未被采纳。最后袁绍败逃时,沮授被俘,但是在曹营中沮授高呼不降,可见其也是一位忠义之士。最后在曹营密谋回河北的时候事情败露,被曹操杀死。曹操对其评价甚高,言: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就从这方面来讲,历史中很多出名的谋士,并不一定是他比对方的谋士强,而是跟对了主公,要不然你有再好的计策得不到利用也是白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