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一章 选拔结束(1 / 2)

加入书签

白阳一上午先是查看了白阳纸作坊和兵器作坊,对白阳纸的产量、进一步专研程度以及钢材的冶炼等等情况逐一进行了细致的查看。孙辰等人一直跟随其后,担惊受怕的折腾了一上午,深怕白阳对他的工作有什么不满。

午饭后白阳和孙辰、刘老、李老三人进入了太守府的会议室聊了起来。当然这其中主要是白阳说,他们就好似好奇宝宝一样仔细的听着。

白阳主要对三大军种配置的主、副武器做了一个大致的要求以及配备它们的理念说了一遍,众人根据白阳的叙述每种兵器都设计了几个样式,剩下的事情只能等兵器样本做出来之后再进一步讨论研究确定了。

之后白阳又跟他们讲述了活字印刷、特殊纸张、弓弩等等一些构思,几个人听的一脸蒙圈。经过白阳再三的说明之后几人大致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其实活字印刷这种事情讲开了也就那么一回事,以前主要还是人们的思想固话,这种事情只要点播一下之后就知道原理了。

特殊纸张的事情白阳说了一些要求之后希望能够尽量研究出来,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情对基地的发展至关重要。不过这种事情着急也没用,尤其是这种科研项目。而且这个时期,人们对科研这种事情不管是思想上还是条件方面都不是特别成熟,当然说不定什么时候突然就研究出来了呢。

至于连弩这种兵器这个时期已经有了,白阳前世也用过不少,各种各样的都是装了又拆,拆了又装,所以对其原理很是熟悉。

只是这个时期白阳和他们说了一大堆原理,想让他们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好好改进一下,就好比诸葛亮后来研发的诸葛连弩一般,一次可以装个十几二十支箭矢,到时候白阳训练一番可以当后世的枪使了。

想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发明出来,最好是造成小型连弩。这种连弩要是装备了战狼特战队,对队员们的战斗力那是成倍增长的。

在后世的书籍中记载,蜀汉几次北伐失败,但是每次都能成功撤退。这其中原因不少,但是要说这其中没有连弩的功劳打死白阳都不相信,毕竟当时蜀汉中拥有三国里面最强大的弩兵。

正在几个人在会议室探讨的起劲的时候,突然听见外面断断续续的传来了杂乱的叫喊声。白阳一拍脑袋道:“这忙起来就差点忘了,应该是黄统领他们回来了。孙部长你们先合计合计,争取尽快把样品做出来。我去军事驻地看看,想来选拔赛已经结束了。”之后着急忙活的出了太守府,朝着军事驻地走去。

下午三点多钟,黄忠带着紫云山基地参加选拔赛的兄弟们回到了训练场。看着大家冻得煞白的脸庞,颤抖的身子在寒风中显得格格不入,黄忠等人也是默默在心里感到心疼。

多好的兵,这是真正的战士。这可能就是黄忠、赵云等人心中此刻的想法。

确认全都归队之后,黄忠没有说一些废话,直接宣布了解散,回去让大家好好休息。听了黄忠的话,大家三五成群,相互扶持着朝着宿舍走去。

石强是个典型的农村人,因为长得异于常人人高马大,从小就饭量特别大。后来随着年龄长大,所以个子蹭蹭猛涨,而且饭量也是一天比一天大。

最后逐渐的他成了家里的负担,一年种地的收成都不够他一个人的吃食,家里人思来想去,想了个法子,让他去郡城打工过活,自少不会饿着。

但是一个人在外人生地不熟的打工多难,几乎是处处碰壁。前后换了不少工作,每个人都瞧不起他,几乎人人都骂他是傻大个,每天辛辛苦苦都不能让自己吃个饱。

前段时间在一起做工时听说紫云山这儿招工,饭管饱,他高兴的辞了工就给紫云山基地跑。来到基地之后,因为不认得字本来想去招工处报到的他稀里糊涂的排在招兵的地方阴差阳错的进入了军队。

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慢慢的他感觉自己找到了归宿一般,除了听教官的话刻苦训练外,这里经历的一切事情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堂,所以他拼了命的训练,希望自己可以留下来保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这两天的日常训练、选拔赛当中,虽然苦,但是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尤其是第一项比赛中自己舍着命的闯进了前十,并且得到了太守大人的表彰,高兴的他回来宿舍一晚上未睡。

第二项比赛中细心的他根据前期几组比赛选手的经验和教训,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用了四十八分钟就砍断了木桩,想来成绩在整体当中也算不错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