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9章 是朕陷入误区了(1 / 2)

加入书签

“陛下,要不然从臣的女儿中选一个嫁给昆图吧?”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田儋其实还是有些担心的。

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不想和亲。

但田儋也是做过君王的人,他自然知道,其实所谓的和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跟战国时期的列国通婚是没有区别的。

无外乎只是嫁到了诸夏还是嫁到了异邦。

而田儋所担心的,其实是自己的身份问题。

但是同样的,也正是因为他这个身份,所以才更要主动站出来。

而对于这件事情,王不饿暂时没有做下决定。

即便是选一个汉人女子嫁给昆图,王不饿也不会轻易的去决定这个人选的。

你以为和亲就是随便找个不待见的人,或者罪臣的女儿嫁过去就完事了吗?

当然不是。

和亲的公主,她不仅仅只是一位公主。

她还必须要有一副外交官的胆魄和见识,要有大局观,同时还要会察言观色,懂的权衡利弊。

同样的,就算是嫁过去了,公主身边也是有一整个团队的。

她同时还是这支团队的主心骨,说白了,凡是能被派去和亲的公主,不考虑她们女儿身的这个身份,若是放在国内,每一个都能撑起一个郡的日常。

也包括了战国时期的通婚,真以为就那么简单的吗?

其实并不是,那些公主贵族,也不是每天就在家里吃喝玩乐,学学画画玩玩刺绣的。

到了年龄,她们还必须要学习一些其他的知识。

因为身份注定了她们的未来不可能会太过于平淡,哪怕没有被嫁到其他国家,只是在本国内的话,到了夫家以后,她们也是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大多数和亲的公主,都是从一些宗室中选出来的。

因为她们本身就具备了这些能力,而和亲,对她们,对整个家族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结束痛苦的选择。

就好比楚王之后解忧公主,在她远嫁乌孙之后,她的家族虽然没有恢复王位,但起码也可以不用再以罪王之后的身份活着了。

“昆图想要娶大汉的女人为妻,朕现在有些犹豫不决,一方面是朕曾下定决心,永远不会将大汉的女儿嫁去异邦 另一方面是 站出来的这个人是田儋。”散会之后,王不饿走进了一座小偏殿。

这里是张良办公的地方。

说是办公 其实也就是用来休闲养生的地方。

平日在这里没有任何的事情 他可以随便干点什么都可以,也没有人会来干涉他。

反正就是每天按时上下班就行了 所以,闲得无聊的张良 从皇帝手中讨要了一些棉花种子 直接在院子里试着种了起来。

“陛下,这是好事呀!”张良一边观察着土壤下什么也看不到的棉花种子,一边笑着说道。

“朕当然知道和亲是有目的的,你知道朕担心的是什么?”王不饿摇了摇头。

“陛下就是没办法跟自己曾经立下的誓言交代罢了 其他的什么也不是!”张良干脆利落的说道 一击击中了王不饿心中深处的理由。

外面的普通百姓尚且知道言而有信这四个字呢,王不饿身为大汉皇帝,又岂能言而无信?

难道也要口号叫的震天响,一到事上就真香?

“陛下,其实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被迫的和亲 和主动的和亲,他是一个意思吗?”

“现在的局势下和亲 和陛下心中所想的那个和亲,他又是一个意思吗?”

“匈奴西迁 西域各国犹豫不决,此时和亲与不和亲 他还是一个意思吗?”

张良直接抛出了灵魂三连击 问的王不饿哑口无言。

张良毕竟也是跟着王不饿一起搞事业的人了 对于王不饿的那点想法,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而且他不仅知道,他还知道的更多。

担任幕僚长的这段日子,他也接触到了更多以前所接触不到的东西。

虽然以前皇帝也会跟他推心置腹,但那只是一些表面上的担忧。

而现在呢,又到了另外一层意义。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张良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在保持对皇帝敬重的同时,也不需要过份的去拍马屁什么的。

他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中立,以最端正的态度去看待所发生的问题。

只有这样,他才能看的更清楚,他才能给出最中肯的建议。

“现在的大汉,已经不需要为了生存而去和亲求饶了,以前的那种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

“而现在的和亲,就说眼下,是为了稳住乌孙,让他们与匈奴对立,为汉军进入西域提供帮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