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3 财相案(1 / 2)

加入书签

卢正明正了正官服:“有了充足的理由,也不能当街杀人。”

不过他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容,为什么柳秀遇刺闹得如此之大?背后还有一个原因,唐制,大臣不得私交,当然,这一条有等于无了。还有一条制度,禁止豢养私兵,唐国开国功臣张明便是因为坐实了豢养私兵,被太宗皇帝处死。

豢养一些护卫可以,一旦坐实了豢养私兵,谁也兜不住,就不要说控制多名武王级邪修了。

柳秀未指控李怀忠控制了邪修,但说了是李华父子软控制的,李怀忠同样沾到腥气。别说没关系,若无关系,堂堂的大安府尹岂会买一县孔目官的面子?

“杀也就杀了,我愿听朝廷处置。”

“带下去吧。”

两个堂役走过来,拉着柳秀带向大理寺的牢房。

卢正明也跟着下堂,走到柳秀身边:“秀公子,先委屈几天。”

“劳烦卢公。”

“勿当劳烦二字,这是某的职责。”

随着卢正明又吩咐属下,尽量地好酒好菜招待,另外,又安排了几个亲信看守大理寺的牢房,毕竟牵连到李怀忠,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发生。

于是何四娘子与陆家人来探监时便看到一幕,柳秀正在牢房里喝酒吃肉。牢房里没有床铺,但卢正明安排人将牢房统统打扫一遍,换上厚厚的新草秸,大理寺还替柳秀备办了一些洗漱用品。

“二弟,你为何犯傻?”

“大嫂,面对三弟的遭遇,我有两种选择,一是如方长老所说的,宜静不宜动,等,这确实是上策,然而我咽不下这口气。于是选择了下策,顶多削爵便是了。

但是我站在风头上,尽管有人可能会恨我,他却不敢动我。”

这个容易懂的。

为什么柳秀遇刺闹得如此之大,不仅邪修公然刺杀国家的二等侯,这些年,仇恨李怀忠的人太多了,柳招想取而代之,他那一派系人恨之,李怀忠害死了许多人,如前太子案,太子关氏案,太子君氏案,以及其他的无数冤案,李怀忠党羽遍布天下,仇人也遍布天下,这些人必仇恨之,世家仇恨之,许多正人仁士仇恨之。

之前没有柳招领首,这些力量是分散的,但有了柳招领首,这些力量渐渐聚集,不然李怀忠也不会将柳招弄回巴南。

只要李怀忠敢继续动柳秀,就会被这些人做文章。

李怀忠弄死柳秀不难,但值不值得为一个没有任何实权职官的人弄得一身骚?

“但是叔父,你们情况不同,无论你们遭遇什么,不会有人为你们说话,故我与你们约了一个三年的约定。

三年后,我的修为能不能突破,水落石出了。

柳李之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要么互相妥协,三年后,同样会水落石出。事情越闹越大,陛下也不希望各个大臣为了私心,相互打击报复。在这段时间,我还了婚书,不仅是为了你们好,也是为了我好。”

这些利害关系得讲清楚,特别是陆家,只是一个小商贾,很难看清楚上层的冲突。

“唉,唉,不会有事便好。”陆父叹气道,别说情义,陆家讲情义,可沾到李怀忠,陆家岂能吃得消?

“叔父,修炼讲究的是心静,大哥是小武宗,表面上看起来不错,但以他的资质与资源,实际不般配了,主要便是心不能静。特别是在这七八年时间,三小娘子还得以修炼为主,勿要想其他。”

大唐开国之初,因为人烟稀少,唐皇下旨,女子凡是到了十五岁便必须结婚。

但那么小结婚真的好吗?

现在人烟越来越稠密,人口不是少了,而是越来越多,大多数人家都将子女的亲事放在二十岁以后。七八年过后,陆三小娘子也不过二十出头。总之这门亲事很古怪,也不知道当初义父是怎么想的,但他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柳秀也不好回拒,只好违心地答应下来。

“你们一起回去吧,顶多四五天,朝廷便会有判决。”

“庄文青,这是你二哥的资料。”青衣人递上资料,肃然地站在庄文青背后。

得到柳秀完整的资料,都几乎将自家主子看傻了眼。

三河镇一役,面对近两万敌人,仅是三千余孤军,大破之,伤亡还不重。

清远城严加防备,柳秀手中可用的兵力实际不足六千人,大破之,伤亡也不大。

大肚峡二役,不废一兵一将,将蒙南与雪蕃人两万五千精兵全部坑杀,但这一役实际与鲜于仲枢无关,几乎全是柳秀一人造成的大捷。

望云城之战,柳秀手中可用的兵力充足了,不过望云城容易攻打么,不但七日轻松地拿下,只有数百伤亡。

大南山围杀,十几名武王,余下的也不乏武宗武师,不但让柳秀逃脱了,还带着南山学院的五名学子平安地逃了出来。

这便是智慧的光芒!

侯家三子,平勇,已经证明了,柳秀,证明了,那么青智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