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 我不出镜的(1 / 2)

加入书签

林中跟王强两人闲聊了一会儿,其他过来兼职的人也陆续过来了,看到王强在忙,林中就自己走到了旁边。

来兼职的大多是二十岁出头的小年轻,现在是暑假时间,这些年轻人多是大学生出来打工。还有几个老头老奶奶,估计是退休在家没事情干出来赚个零钱贴补家用。

最少见的是像林中这样年近三十的壮年男子,一般像他这么大的要么是有正经工作,要么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

就算是能力不行,跑到工地卖点力气或者去工厂找个普通班上也比做兼职有一天没一天的要强。

真要是啃老族,恐怕也不会大热天跑出来做兼职。

到九点的时候,王强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张剧场的门票。

林中看了看手中的票,今天表演的节目是一场叫做细雨的话剧,时长两个半小时。

这个时长相对而言,算是比较长的了。

或许是因为经常合作,所以林中的座位被安排在了第一排。

第一排的位置很重要,跟舞台距离很近,脸上的表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也是因此,王强不放心把前排的位置交给不熟的人,防止会出什么问题。

现在的年轻人不好管束,表演又长达两个半小时,如果把一些面生的小朋友放到前排,难保这些人消极怠工。

像林中这样,虽然平时邋遢,但是很有敬业精神,而且他就靠兼职过生活,断不会做出什么影响自己生活的事情,所以很值得信赖。

林中也确实没让王强失望,整个表演过程都坐得笔直,注意力很集中,看起来像是个认真看表演的观众。

等到话剧结束之后,林中才轻轻地鼓起掌来。

这部一百五十分钟长的话剧,耗费了林中不少心神。不论他以一个导演的角度来看,还是以一个文学院准副教授的角度来看,这部话剧都是灾难。

细雨是一部四幕话剧,主要讲述了一个民工子弟学校初中部中仅有三十名学生的班级里,只有四名学生最终参加了中考。

这个剧本让林中想起前年登报的一则新闻LA市玉道民工子弟中学仅四人参考。

看来细雨的创作者是根据这则社会新闻改编写成的剧本,这样的题材选取和主题表达本身没什么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很有想法。

但是编剧显然对民工子弟学校的生活缺乏了解,台词太过想当然,不切合民工子弟的真实情况。这不是用话剧的舞台性可以解释的,对话脱离生活,脱离人物,最终造成的结果自然是情节跟人物同时浮于表面。

一部一百五十分钟的话剧,却还不如新闻中短短几百字来得更有效果,话剧本身的魅力没有表现出来的同时,新闻原本的主题也没有表现出来。

他之所以会鼓掌,也只是因为那八十块钱的工资。像王强想的那样,他是一个很有敬业精神的临时工。

当然,整个表演也不完全是一无是处,至少扮演记者的那个女演员不论是长相还是舞台风格都很不错,在一众歪瓜裂枣中,她也算是鹤立鸡群了。

话剧结束之后,林中他们的工作也算是完成了。

王强就坐在林中附近,散场的时候他走到林中身边,笑着说道,“老弟,明天还有个活,一会儿发消息给你。”

“那就多谢王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