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0关于修路(1 / 2)

加入书签

在李大康狡黠的目光之下,吴明辉笑了起来:“李书记难道真的想让我给你上一场政治课?”

“如果是那样的话,我真的不介意浪费一点口水。”

李大康笑着扬起了自己的手,无奈道:“行了小子,我本身就是搞政治工作的,还需要你给我上政治课!”

李大康说完,叹了一口气:“但是,我倒是不介意多听一下你跟我分析分析我们国内的经济形势。毕竟,你小子在经济上的眼光,的确比我这个老头,要深刻许多。”

吴明辉意犹未尽的站起身道:“虽然我也想没事的时候,多跟李书记聊聊天,但是我们的工作那么多,已经达成共识的地方,也就没有必要多说了。”

“我们,毕竟需要把眼光放远一点。”

“否则的话,单凭我们这一个市,是翻不了太大的浪的。”

“国家,也不一定会允许。”

李大康虽然这么问,但其实也没有真的奢望能够从吴明辉那里听到什么高见。

但吴明辉最后说的那两句话,严格说来,是倒数第二句,倒是让李大康感慨了起来。

看着吴明辉,李大康开口道:“我没有想到,你竟然还有这样的全局意识,这让我很欣慰。”

说完以后,便是一阵沉默。

两个人都很清楚的知道,互相吹捧,没有任何意义。

过了很久,安静的不知道要说什么,但李大康却似乎明白了吴明辉的意思,扬起了自己的手,开口说道:“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同时,你那两个法国朋友的超市位置,我打算给他们选择更好的位置。”

李大康说完,昂起了头:“但是,相比较让他们赚钱,我更希望你能够借着他们的超市,多学习一些先进的经验,来发展自己的产业。”

“毕竟,招商引资的重点,是为了发展我们自己的国民经济,而不是让外国人到我们这里赚钱的。”

吴明辉皱起了眉头。

从这一句话里,吴明辉清楚的知道,李大康对于他们现在的行动,依旧有一些不放心。

这可以理解。

从中央政策层面来说,现在国家鼓励的,是出口商品型企业优先,至于超市这一类消费型经济,在国内还真没有先例,所以冒险做第一个,无疑会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

但是,一直以来,吴明辉都表现的太过自信。

再加上没有更好办法发展本区经济的情况下,李大康本能的相信了吴明辉的一揽子计划。

尽管这里面有很多地方看起来,还很不靠谱。但毕竟比什么想法都没有,要好的多。

而且,对于外国人把超市开到中国的想法,李大康还有着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中国的老板姓都很穷,说不定的外国人那些超市,开着开着都黄了呢?

要是那样的话,他们亏本总不是他这个市高官的事情,最起码,他们盖的大楼,他们总搬不走吧。

事实上,李大康正是靠着这个说词,说服了很多不能理解这些计划的政府官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