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六十七章:泰坦尼克(1 / 2)

加入书签

《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现在是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出资打造的。后来因为导演卡梅隆将制作费从5000万提升到1亿,再提升到15亿,最后连15亿花完了还不够的时候,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害怕了。

所以在1996年9月,为了保险起见,将《泰坦尼克号》在美国的发行权以6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派拉蒙电影公司,20世纪福克斯则保留全球发行权。

“为什么想到了我?我听说你们不是和派拉蒙接触么?”

陈卓将卡梅隆迎进自己的办公室,秘书送来一杯茶,一杯咖啡。

陈卓将咖啡推到卡梅隆面前,自己拿起茶杯喝了起来,苦苦的涩味入喉很快化为甘甜,这种先苦后甜的韵味就是茶的奥秘。

“陈,鸡蛋永远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好莱坞的投资规则之一,有人跟派拉蒙联系,而我则来询问你的意见。”

卡梅隆对此并没有隐瞒,这是圈子里大家都知道的规则。

“好吧,如果我没听错,你们准备放弃这部电影在北美的票房分成,换来接下来的投资?”

既然对方开门见山的表明了态度,陈卓也不再敷衍,直接切入正题。

“不错。我们的标的出现,现在就看各方谁出的价格高,我们就和谁合作。但是,陈,我最看好你!”

卡梅隆一本正经的说着谎言。

“为什么?就因为我是个好人?呵!”

“不,因为你深不见底的财力。在你两亿美元收购卡洛克影业之后,影视圈内已经对你开始了重点关注,之后你连连出手,而且从未失败。最近更是传出你全资为米高梅影业打造《007》系列的传闻。如果我所料不错,这不是传闻,而是事实吧?”

卡梅隆坚信自己的判断。

“这并不难猜,你继续,我在听。”

陈卓抿了口茶,点了点头示意卡梅隆继续。

“我与你接触过,知道你是个非常豪爽的人,拥有东方商人非一般的大气,不会在一些细节上斤斤计较。这是与那些犹太人截然不同的一种富豪气质,我很欣赏你。”

身为日耳曼后裔的他,对那些犹太人的反感也未必是假。但要说欣赏自己?他欣赏的应该是自己的钱吧?

“太多没有意义的话不必多说。谈条件吧。你们的标的我接受,根据我的预计,《泰坦尼克号》在北美的票房应该会有15亿左右。那么我能赚取的资金应该是7500万美元左右。所以我最多只能投资7000万美元!”

实际上,《泰坦尼克号》美国票房65亿美元,全球其他地区票房12亿美元。自己投资拿下北美票房分成,那就是65亿分成的一半32亿美元。投资7000万也绝对是大赚特赚了。

“7000万?”

卡梅隆大喜,根据其他方面的消息,派拉蒙只肯出到6500万,看来是自己这边赢了!但他还是压下自己的兴奋,生怕有什么变故。

“陈,你的条件我明白了,我会及时向公司说明,如果没太大问题,我们或许就能合作了。”

“慢着,我的条件还没说完。”

陈卓慢慢喝着茶,斟酌着自己该怎么提出自己的条件。

卡梅隆紧张的看着陈卓,生怕他改变注意。最近他花费太高了,15亿美金如同打水漂一样投入了大船之中,如果再没有资金注入,影片根本难以为继。

“《泰坦尼克号》已经开始拍摄了吗?”

陈卓决定逐步推进。

“快了,我们准备在9-12月份将整个剧情拍完。”

卡梅隆回到道。

“主要演员选择好了吗?主演是?”

虽然陈卓早就知道,但还是问了出来。

“女主演是英国的演员凯特·温斯莱特”

“就是那个天天给你打电话,到你家问候你的那个女演员?”

“e on,她可没有天天来我家,只是经常给我写信而已。”

卡梅隆这个老色鬼可不会直接承认凯特给他写的信里夹着玫瑰花瓣。

“男主角是?”

“男主角杰克,制片方想让马修·麦康纳出演,但是我坚持启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为什么这么选择?”

“马修·麦康纳太帅气和硬朗,而且他身体强壮,更像是个英国绅士而非流落街头靠画画维持生计的流浪汉。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则更加柔弱一些,看起来营养不良。”

卡梅隆对男演员的选择严苛程度远远高于女演员。

“据说,你的剧本里有华人角色出现?”

陈卓终于开始逐渐显露自己的真实目的。

“是的,但我觉得这个角色并不是适合你。”

卡梅隆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但还是礼貌的拒绝道。

“对于1912年泰坦尼克号上的八名中国人,我也有所耳闻。但他们却遭遇了不公正的待遇,对此,我很感兴趣。”

陈卓冷哼一声。

1912年4月14日深夜,泰坦尼克号,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巨型轮船,在它的第一次航行中撞上冰山,于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于北大西洋海面,超过1500人遇难,仅705人获救。

但被人刻意遗忘的是,在这艘船上,原本有8名中国人,2名乘客,6名锅炉工。最后,8人中6人存活,2人死难。

灾难发生后,巨轮制造方白星船运公司为了掩饰泰坦尼克号本身的设计疏漏,请媒体粉饰太平,极力强调船员如何齐心协力,先救女人、老人和小孩,企图转移普通人的视线,美化这场遇难。吹嘘危难时刻船上所谓的“骑士精神”和“绅士风度”。将船上的男性乘客、船员,鼓吹成舍生取义、大无畏的英雄。

甚至让泰坦尼克号二副莱特勒炮制了一个17页的回忆录。

“面对沉船灾难,船长命令先让妇女和儿童上救生艇,许多乘客显得十分平静,一些人则拒绝与亲人分离。没有几名妇女愿与亲人分离,我根本找不到几个愿意撇下亲人而独自踏上救生艇的女人或孩子!”

“亚斯特四世(当时世界第一首富)把怀着五个月身孕的妻子玛德琳送上4号救生艇后,站在甲板上,带着他的狗,点燃一根雪茄烟,对划向远处的小艇最后呼喊:我爱你们!一副默多克曾命令亚斯特上船,被亚斯特愤怒的拒绝:我喜欢最初的说法(保护弱者)!然后,把唯一的位置让给三等舱的一个爱尔兰妇女。几天后,在北大西洋黎明的晨光中,打捞船员发现了他,头颅被烟囱打碎他的资产可以建造十几艘泰坦尼克号,然而亚斯特拒绝了可以逃命的所有正当理由。”

“著名银行大亨古根海姆,穿上最华丽晚礼服:我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他给太太留下的纸条写著: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剩在甲板上。我不会死得像一个畜生,我会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但真实的历史是什么呢?

此次海难全部七百余名生还者中,男子占了一半,而美英男子又在其中占一大半。按舱室的档次来看,头等舱生还率是62,二等舱48,三等舱25。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