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章 合理(1 / 2)

加入书签

现在虞炎国十二县的民心之所以这么凝聚,除了兴建学院实行九年免费教育之外,还有一大部分是因为这均田制度。

不论是原先的灵武国,还是现在混乱之地的诸国,农田土地几乎都是把持在领主贵族手里,农民百姓只是负责耕种的劳工。

而现在虞炎国实行均田制度之后,让这些百姓子民正式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虽然现在名义上还是属于国家的,但是只要耕满十年就是他们自己的。

在这个均田制度的刺激下,就算想这些百姓子民不拥护虞炎国都难,毕竟这都是实打实的利益,不是画大饼,虚的。

“工部着手规划五县二十乡一百八十村的道路,不管是郡道还是县道,亦或是乡道村道,一律按照国内的规格修建!”

“谨遵君命!”工部尚书沙逸明出列领命。

“都水监着手规划五县二十乡一百八十村的河渠,按照国内的规格修建,夷水城和青峡城的河渠按照原有的扩建打通即可。”

“谨遵君命!”都水监令秦寿生出列领命。

俗话说,道路是国家的脉络,河道是国家的血管。

现在五城都已经纳入虞炎国的管理范围,交通自然要第一时间修建打通。

只要有这样才能方便中央集权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河渠的源头夷龙湖,新国都就建造在夷龙湖附近,只要把河渠打通,今后往东即可快速前往灵武、永宁二群,往南即可通过夷水城那边的河渠快速南下。

要是今后条件允许,技术过关,甚至可以继续往北经过荒原沙漠挖出一条大型河渠,以此通过河渠快速通往混乱之地各城。

“国子监着手暂时把五县二十乡的县学、乡学的修建事宜落实下去,规格与国内的保持一致!”

“谨遵君命!”国子监令史珍香出列领命。

五城的学院方面,虞世杰暂时没有让国子监修建郡学,而是打算先建好县学和乡学,至于郡学,等以后再说。

“刑部着手把法令法案、法律法规在五县二十乡一百八十村推行落实下去!”

“谨遵君命!”刑部尚书沙琅岐出列领命。

原本前往荒原沙漠坐镇荒漠郡防备银川城的沙琅岐,四国签订停战协议之后便赶了回来。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

想要管理好一个国家,统一的法令和合理的法律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多了就什么人都有。

唯一的办法就是chu tái律法,设置底线限制,让国民法律的底线不能触碰,一旦触犯律法就按照法律处置。

这套法令法案、法律法规是刑部和大理寺联合按照现在虞炎国的局势重新制定出来的,只是一个半成品,后续还需要慢慢补充,优化改善。

对于这件事虞世杰只给出了两个字。

合理!

虞世杰说得是轻巧了,但却苦了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

理,虽然只是一个字,但是其包含的何其广泛,天理、地理、人理、物理等。

谁知道你要合的是哪个理!

对此,两个司法部门的官员想破脑袋都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最终只能硬着头皮在原有律法的基础上加以改善,然后再缺哪补哪。

就算是如此,这个新律法制定出来之后,也只是个半成品,但也已经勉强能推广落实下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