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章:争与不争(1 / 2)

加入书签

幽州、蓟城。

夜晚,刺史府中灯火明亮,幽州代刺史刘和手里握着一封竹简,看着前面的烛火直fā lèng。

今晚之前,他还在为父亲做了大汉的天子而兴奋不已,可晚上收到田畴派人送来的这封书信,他的心里就乱成了一团。

没想到,父亲刚刚继承了皇位,自己和二弟就要为太子的位子开始明争暗斗。想到这些,他的心里就难受不已,那个为了营救他不惜领兵千里奔波,从袁术哪里将他解救回来的二弟,自己真要和他斗个你死我活吗?

刘和正在沉思的时候,门外人影晃动,一位十七、八岁的黑衣少年走了进来,这个少年正是司马朗的二弟司马懿,他在刘和的帐下担任主薄之职。

司马懿进屋之后,朝刘和行礼道:“大王,您叫我过来,可是有事吩咐?”

刘和收回纷乱的思绪,将手里的竹简递给司马懿道:“仲达,你先看看这个。”

司马懿接过竹简,仔细地看了一遍,看完之后,他将竹简交还给刘和,眼睛看着刘和问道:“大王可是拿不定主意,不知是否该同二皇子争夺太子之位?”

刘和点头道:“还是仲达你最知我的心思,仲达,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做才好?”

司马懿郑重其事地问道:“大王,若是不争,您能甘心吗?”

刘和被司马懿的这句话说的一愣,不争,自己是否会甘心呢?

司马懿继续道:“大王,您若是不争,那些围在您身边的人都将会弃你而去,最后,您将会变成孤家寡人,将来二皇子他登上大位之后,也许会给您一个富贵王爷的头衔,可这是您想要的结果吗?”

见刘和还在迟疑之中,司马懿又道:“大王,这太子之位本来就是您的,现在不是您在和二皇子争,而是二皇子在和您争抢太子之位。”

刘和握着竹简的手指渐渐变得发白,他神色凝重地道:“仲达,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司马懿:“大王若是决定了出兵,那就要速战速决。只有在冀州的袁绍反应过来前攻下并州,方能取得完胜,若是战事拖得过长,结果将会很难预料。”

刘和点头表示赞同司马懿的建议。

第二天,刘和召集鲜于银、张瓒、孙瑾等人商议出兵攻打并州之事。

张瓒听到刘和说要发兵攻打并州,立刻激动地提出要争当大军的先锋。刘和很满意地答应了张瓒的要求。

鲜于银提出一条建议道:“大王既然决心要发兵攻打并州,何不下令让驻守在易京的李义将军为帅,若是有李义将军前来指挥作战,那么我军攻取并州的机会肯定要大上许多。”

刘和心里暗道:“要是让李义来指挥,我还打个屁啊!”

司马懿在一旁替刘和解释道:“鲜于将军,李义将军要镇守幽州的咽喉易京城,轻易不能离开,此战将由大王亲自领兵指挥作战。”

鲜于银一听,大吃一惊道:“这如何使得,大王千金之躯,又怎能轻易的冒险。”

刘和道:“此事我已决定了,鲜于将军,此次我率军出征,将由孙瑾将军领兵留守在蓟城,你和张瓒二位将军随我一同出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