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四十七章 老和尚(1 / 2)

加入书签

唐昊看青鸾剑灵跟小兔子唐月即将要吵起来了,他立马捂着自己的额头,很是无奈的说道:“你们两个现在就不要吵了,我们继续去看一看,不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吗?这里距离还是有点远,我们走近一点再看看,我有一个猜测,但是还不确定,必须要走近了以后才能够知道。”

唐昊都发话了,小兔子唐月跟青鸾剑灵自然不再争辩。不过,小兔子唐月跟青鸾剑灵却用眼神在互相去鄙视对方,显然他们两人心里根本就不服气,要不是唐昊在这里的话,他们两个恐怕都要大战一场了。

的确。这里是深山老林,出现一座寺庙都实属一点都不正常,一般寺庙都不可能修在深山老林之中,因为这里没有人来,也就没有人上香火,没有香火的寺庙根本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唐昊才沉思片刻,选择去查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同时他也觉得这座寺庙非常的古怪,所以想要一探究竟。

小兔子唐月的身上扛着一把巨大的巨阙剑,率先走在了前面,来到这寺庙的门前,他用巨阙剑敲了敲门,并且大喊道:“有人吗?有人吗?这里面有人吗?兔爷来了,兔爷给你们来送香火钱了。”

青鸾剑灵上前一巴掌拍在了小兔子唐月的头上骂道:“你这只死兔子啊,有你这么敲门的吗?你这把剑再用力一点,估计这门都没了,你能不能小声一点,你能不能稍微的客气一点,佛门重地你懂我的意思吗?”

“我管他什么佛,什么鬼呢,这佛跟我有没有任何的关系,我干嘛要轻一点,再说了,敲门不用点力他听得到吗?里面的人听听不到。”小兔子唐月一脸的不屑。

“你这只死兔子,你知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佛教道教,这佛教在大千世界当中可是大教派,非常厉害的,如果说你惹怒了佛祖,必定会随便叫一个佛陀过来,直接把你给秒杀了,你竟然还敢得罪佛?”青鸾剑灵一脸鄙视。

“佛?什么是佛呀?”小兔子唐月一脸疑惑,问。

“「佛」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当年为什么不用「智、觉」这两个字来翻译,而采「佛陀」这个音译呢?因为佛陀的含意,是无限的深广,我们字汇里的智、觉二字不能够全部包括,因此,就采用音译,然后再加以批注。「佛」这一个字,有体、有用。从它的本体上说是「智慧」,从它的作用上来讲是「觉悟」。

就体上讲,智有三种:

第一、「一切智」:用现代哲学的名词来讲,就是正确的了解宇宙的本体;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智」。

第二、「道种智」:种是指种种繁多的现象,宇宙之间的现象,种类无量无边,这许许多多的现象,怎么产生的

?从哪里来的?现象、过程如何?后来结果如何?能够正确明了宇宙万象的智慧,叫做「道种智」。

第三、「一切种智」: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圆满的明了,没有一丝毫的迷惑,也没有一丝毫的差误,这样的智慧,叫做「一切种智」。

释迦牟尼佛,具足这三种智。由这个智慧起作用,当然,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确的了解。智慧起用就是大觉。佛在经上给我们说「觉」也有三类:

第一、是自己觉悟了。

第二、是能够帮助别人觉悟,这叫做觉他。

第三、是圆满的觉悟。小乘阿罗汉、辟支佛,这些人自己觉悟。他们自觉之后,还没有发心,主动的去帮助别人觉悟;经典里常常说这是小乘人。大乘菩萨自觉之后,能够主动的去帮助一切希望觉悟的人。「希望觉悟」,就是机缘成熟,菩萨一定会主动的帮助他,使他从自觉到究竟圆满的觉悟。这「究竟圆满」正如同其它宗教里面赞美「全知全能」的主上帝一样,在佛教称之为「佛陀」。

佛告诉我们,这样圆满的智慧、德能,

「觉」就是它的德能,它的作用,一切众生本来具足。圆觉经中讲得很清楚,「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也是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句话说,众生与佛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现在我们把智慧、德能都失掉了!怎么失掉的?

佛用一句话,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了「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就是我们的病根之所在。我们从佛境界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受妄想、执着之害;每天还在继续不断的搞生死轮回,也是妄想、执着;生活过得这么苦,还是妄想、执着。妄想、执着的确是一切迷惑、灾难的病根啊!

妄想、执着去掉一分,我们就得一分自在,就恢复一分的智觉;要把妄想、执着断得干干净净,我们的佛性就重新又恢复了,恢复到本来佛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